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经典阅读   »论题组:43  2006.7.9 14:31:01   法华微信 注册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一·永嘉禅概述〖zt〗(7.9 14:25) (5942)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二·外在五种条件——具五缘〖zt〗(7.9 14:28) (8113)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三·呵斥五种欲望——诃五欲〖zt〗(7.9 14:30) (10634)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四·摒弃五盖障〖zt〗(7.9 14:31) (11010)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一·永嘉禅概述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一·永嘉禅概述
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5816

达照法师

  各位同学:
   因缘非常殊胜啊!很高兴!也很惭愧!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学习永嘉禅法。高兴的是,有这么多年轻人来参与学习佛法。惭愧的是本人学修微浅,在学习过程中,深感佛法的博大精深、广大圆满,这么好的佛法唯独自己一人去了解是不够的。尽管我的学习还非常有限,但我已经看到佛法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家能够一起来学习,是非常殊胜的因缘,希望我们共同珍惜。 
   今天是永嘉禅修班开学第一讲——永嘉禅概述,我分四个部分来介绍永嘉禅的大概情况:

第一、永嘉大师的生平

   永嘉禅是以永嘉大师命名的,那么永嘉大师何许人也?他是我们温州人的老祖宗。按照《高僧传》记载,永嘉大师生于唐朝,唐高宗麟德二年,也就是公元665年,诞生在温州永嘉。当时的永嘉就是现在的温州市鹿城区安仁坊。有关永嘉大师的生平,史料记载不是很详细,现在能够找到的资料也只是他一生轮廓的基本勾勒,一些细节几乎没有记载。所幸的是,他的两部著作完整保留下来了。所以史料上虽然没有其他细节,但从两部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出永嘉大师的非同凡响。从现有资料看,当时杨亿为他写的这个小传记,还有皇帝赐他无相大师的这个谥号。《高僧传》里面有那么多大德,接受皇帝谥号的并不多,也就是说,只有他的名望和地位得到朝廷上下的认可才会承受得起。所以当时朝野上下,他是一位非常受尊崇的大德,影响也是非常深远。
   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永嘉大师。他从小出家,一生的寿命并不是很长,不到五十岁就圆寂了,也算是英年早逝吧。但他的成就却非常之高。他早年出家在西山龙兴寺。
   西山,大概的位置是我们现在学习的景山护国寺这一带。龙兴寺现在已经找不到遗址。根据陈金武先生写的一篇文章有这样一种推测:即现在的景山公园这一块地,最适合盖寺庙的,就是我们现在的护国寺。因为寺的周围像莲花苞一样,除了这个地方,其他没有更加适合盖寺院的地方。所以他推测当时永嘉大师可能就在护国寺这个地方出家。如果这个推测得到印证,我觉得非常好。因为护国寺的重兴,使我们大家有机会聚集在当年永嘉禅师出家的地方学习永嘉禅,这是永嘉大师的光明在照耀我们。前段时间,浙江省民宗委准备出版一套《浙江宗教志》,里面“佛教卷”的“温州”这一部分由我来校对,其中就提到了“西山的一个寺院,是属于禅寺,就是现在的景山”。西山禅寺在哪里?地藏寺也属于西山,也就在现在的景山这个范围之内。所以景山也是过去的西山,景山上面只有这个地方适合盖寺庙。这么从旁证的方面来推测,也是可以看出有一定道理的。
   永嘉禅师在龙兴寺出家以后,法名叫玄觉。后来他真正觉悟后有人称他为真觉。宿觉是他另外的一个名称,是他开悟以后到六祖大师那里去印证,被印证后在六祖那里过了一夜,所以叫一宿觉。
   大师出家后专门学习天台宗,开始的时候是学早期传入中国的禅法。
   早期中国禅法是指两晋之前传入中国的,比如汉朝末年,以及三国时代传过来的禅法,主要是指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等人来传播的。这些人传进来的一些禅法很简单,比如六妙法门,还有一些简单的静坐,叫禅数之学。禅,全称叫“禅那”,翻译成汉字意思是静虑。静是宁静,虑是思虑。我们平常人心绪总是很乱,坐禅的静虑就是让你静下来,感觉自己不再胡思乱想,这个时候再来考虑问题,可能都会考虑在点子上。因为古人对这些方法非常感兴趣,所以就形成许多禅法的流派。
   达摩祖师来中国之前,起码有六家或者八家的禅宗法门,都是禅数之学。鸠摩罗什来到中国以后,把般若经典翻译出来,《般若经》里讲到了空、无相,就对禅数之学产生了一种冲击。从文化的意义上说,禅数之学,是有个数字的意思,比如说六妙法门,它有个六数在前面,四禅八定它有个四、有个八。就是说所有的禅都有一个等级,第一、第二、第三级,这里面就有数字了。比如说先修止,再修观,那么止和观就变成两个法了。所以一切修行它都有个数在前面。那么般若经典翻译过来以后,主张无所得、无所住、空,那你有这个数字还行吗?所以,心里面还有个东西,有个宁静,有个状态,就不够究竟。于是,大乘禅法开始倡导空、般若思想,至此以后,中国人才真正理解了印度佛法的原意。因为在鸠摩罗什之前,中国人理解空,就是老庄哲学,用老庄的虚无来理解佛教的空,只能是相似的,而不是真正的理解。那么,般若经典翻译过来以后,对空又做了一个新的解释。“空”并不是没有,不是虚无,不是什么都没有!他是个什么状态呢?是个缘起的状态,这个道理很深奥。所以中国人一旦理解了“有”和“空”是不二的时候,就明白了般若思想。
   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从印度过来,当时南方人对于教理和哲学思辨理论的学习非常热衷,所以般若思想发展很快。达摩祖师一来,就想破除这种专门执着“空”的理解,他要提倡的是更高的禅法,在北方少林寺面壁九年后,达摩祖师开始传扬大乘禅法,一直传到六祖大师。这个过程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做专题讲座介绍给大家。
   自达摩祖师东来之后,中国禅法产生了变化。之前两个阶段的禅法:一个是早期的禅数之学;第二个是般若思想,讲空,对空的体会。这两种禅法都称为“如来禅”,而达摩祖师传的禅法就称为“祖师禅”。如来禅的特点是要打坐、用功,与《般若经》《心经》《金刚经》等般若经典相应,要以佛经为依据,按照佛经所说的道理去思维、去实修,然后达到解脱的境界。祖师禅呢,不讲那么多理论,因为我们的心性实际上是离我们最近的,在我们整个身心的作用中它是非常现成的。有了前面这些如来禅的基础,或者说大家的基础已经培养好了,达摩祖师再来提倡祖师禅,就容易接受,容易受用。
   永嘉大师早年出家的时候,就是按照佛教传入中国的这个前后次序来学习的。今天我们也是按照永嘉大师的这个修学次序来学习的。永嘉大师学习禅数之学,同时也学习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与达摩祖师差不多同时代,稍后一些。达摩祖师是南北朝时期梁朝过来的,智者大师呢,生于梁朝,一直生活到隋代还在弘法,到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才圆寂。智者大师的教理学习有个很大的特点:凡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佛经,他都非常恭敬的一本本研究,一些经书表面上看相互间讲的道理不一致的,他都会融会贯通。为什么会有矛盾?那是因为角度的不同。所以他有个判教,就是把佛陀的一代时教,所有的经典都给你一个合理的位置。
   在以后的修行中我们将会发现,不同的境界读佛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人生境界升华了,说话的方式也会不一样,对不同的人会说不同的话,对大学生说大学生的话,小学生说小学生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众生的根基。智者大师就是把这些教理框架起来,这是属于哪个层面的教理,修行的方法就按照这个教理的层次一步一步框架起来。所以天台宗对于修行的法门和方法,教和观这两者非常重视,有个比喻:如鸟双翼、如车两轮,缺一不可。教,是教理是理论,观,是止观是实践。这是智者大师本身就有的一种观念,但是后人还是把智者大师这一套理论和实践的方法归纳为如来禅的范围。也就是说,永嘉大师刚出家时他学习的是如来禅,在如来禅中他得到很大的受用,所以学习天台止观,学到圆教止观时他开悟了。
   祖师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直接见到我们的佛性,叫明心见性。但是学如来禅开悟的永嘉大师呢,不说自己开悟。他当时开悟了,他只知道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思想境界已达到某种程度,现在可以这样去做了。在这种状态下他去读《维摩诘经》,经里说的话,与自己的心行完全印证,六祖大师是以《金刚经》印证的,也有人以《心经》来印证。《心经》讲的是我们的真心,是般若思想的核心。《心经》里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智亦无得。那么多“无”你读下来不觉得奇怪吗?明明有眼有耳朵,怎么会说“无”啊?当你的心跟这个法相应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讲的真心就是这样,没有智慧也无所得。所以在《维摩诘经》中印证后,他就心安了。
   当时六祖大师在广东曹溪南华寺弘法。他有个弟子叫玄策,从六祖那里来到温州拜访永嘉大师,听永嘉大师讲法后,觉得跟六祖讲的差不多。永嘉大师说:当然会一样,他开悟了,我也开悟了,怎么会是两样呢。玄策说:威音王佛之后,无师自通的全部是天然外道,你还是找六祖印证去吧。永嘉大师为了让未来的学子和弟子们对他的悟道生起信心,他就跟玄策去了六祖那里,于是就有了“一宿觉”的公案。这个公案非常精彩,因时间的关系今天就不讲了。由于这个公案的互相对答,六祖大师印证了永嘉大师是一个真正开悟的人。所以我们亲近善知识不见得要很长时间,你可能半天或者一次见面,自己修行的问题就可能完全解决。你看永嘉大师到六祖那里,几句对话后就要离开,六祖大师还舍不得让他马上走呢,留他住了一个晚上,“一宿觉”的名号就是这么来的。
   回到温州后,他写了《永嘉正道歌》,直到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圆寂于龙兴别院。出家是在龙兴寺,圆寂在龙兴别院。这别院跟寺的差别在哪里呢?一般的寺庙都比较大,寺里又分好多个院,所以叫寺院。就像大学与它的每一个系一样。每个寺庙又分禅院、净土院、律院,到后来禅宗喜欢洒脱自在,不想受这个规距的约束,就从寺院搬出去,自己盖个寺庙叫做禅寺。别院就是这个寺庙之外另有一个院叫下院,是从这些寺院分出去的。那些地方可能叫关房,用于修行,或者专门用于弘法,所以这个龙兴别院应该是龙兴寺的下院。但它又在哪里呢?永嘉大师圆寂在龙兴别院,后人在妙果寺后面的松台山上建了一个塔,叫净光塔或叫真身塔。净光塔过去还有个净光禅院,是宋朝时才盖的。于是有人推测:龙兴别院可能就在妙果寺附近,或者就是妙果寺。
   南怀谨先生在妙果寺大雄宝殿前写一个匾,并有个说明,认为妙果寺最初是永嘉大师建造的,但这个是“据说”,实际考证时,有一位学者写了篇论文,说这个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历史资料容易丢失,不像现在到处可以复制。过去的资料刻到石碑上可能就是一份,石碑没有了史料就可能丢失。据说《永嘉志》里有记载,妙果寺初创于唐朝神龙年间,就是705-707年。而永嘉大师是713年圆寂的,他当时还没有圆寂,很可能盖个小庙做龙兴寺的别院。按现在看妙果寺可能就是护国寺的别院。过去祖师一般有舍利才可以盖塔,因为塔是佛法住世吉祥和众生得福得戒的一个像征,如果这个祖师圆寂后有舍利子,就给他盖一个塔,所以永嘉大师圆寂后盖的这个塔就叫净光塔。
   舍利子有两种,一种是指一个人有很好的道德学问,圆寂后烧出坚固子,是他的道德结晶,可以流芳百世,德行坚固。另一个就是法身舍利,是指究竟真理,坚固无比,不生不灭,亘古亘今。
   既然盖塔要有舍利子,那时他还没火化,怎么给他盖塔呢?永嘉大师是713年圆寂的,到宋朝将近300年了。入塔时是坐龛的,不像我们火化。到了宋朝有人把他的龛打开,头发还没烂掉,把他拿出来火化后有了这个舍利子,有了舍利子就盖一个很好的塔。现在我们看到的七层塔,当时也叫净光塔。塔砖上面写还刻着“大乘妙法莲华经”七个字,这个跟永嘉大师的禅法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2003年净光塔重建之前,按照史料在松台山的后山坡上挖出了一个地宫。既然有地宫一定有珍贵的宝物。宝物是什么呢?结果在五彩的泥土中,挖出了一个盛骨灰的罐,妙果寺的达崇老和尚在骨灰罐里寻找出一颗绿豆大的乳白色舍利子,也就是永嘉大师的舍利子,这是非常珍贵难得的稀世宝物。净光塔到现在将近一千年的历史,千年之后古塔中的舍利子又流传在人间重放光芒。如果有一天,我们把永嘉大师的舍利子迎请出来到各地去接受广大信众们的瞻仰,以此来弘扬永嘉禅法和温州的历史文化,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

第二、永嘉大师的著作

   永嘉大师的著作,按照他修行的过程形成两本著述:《永嘉禅宗集》和《永嘉证道歌》。永嘉大师的第一本著作是一卷《永嘉禅宗集》,或叫《禅宗永嘉集》、《永嘉禅集》、《玄觉永嘉集》,名称很多。永嘉大师学习天台止观的时候,把他最受用的一些想法,即天台禅法和早期传入中国的禅数之学融为一炉,编出这么十门总共十章,作为他学习教理的一个总结,以便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修学天台止观,这是他的第一本著作。古人在自己彻悟之前,或者是见地不够透彻时,是不敢随便写东西的。永嘉大师是对天台止观的修行很有实际受用的情况下,把《永嘉禅宗集》写出来的,等他圆寂以后由刺史魏静编辑成书流传于世,现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里。《永嘉禅宗集》共分为十篇,是天台止观的一部重要著作。后人研究认为它是融天台宗与禅宗于一炉的著作,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永嘉大师的证道歌来看,《永嘉禅宗集》是把如来禅的止观法门跟天台宗的止观法门融合在一起的一部著作。关于这部著作的注释,有宋朝行靖的《永嘉集注》、明朝传灯的《永嘉禅宗集注》。传灯大师实际上是把他的十个篇目重新布局、安排了一下。还有朝鲜高丽一个叫己和的出家人注释的《永嘉禅说谊》。日本人对于《永嘉禅宗集》的注释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介绍了。我们现在这个初级班学习的内容次序是根据永嘉大师修行的过程来安排的,第一部分是天台止观,分十五讲来完成。第二部分学习《永嘉禅宗集》,十个编目分十讲来完成。
   永嘉大师的第二部著作《永嘉证道歌》,也是一卷,收在《大正藏》第四十八册里。这部著作像一首长诗,是从慧能大师那里得到印证之后回来写的。
   以上这两本书的特点:前一本注重止观的修行,后一本注重心境的拓展,正好把如来禅与南宗的顿悟禅结合在一起。
   证道歌的内容,除了禅宗境界的洒脱之外,还有部分是针对学人在学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歧途、各种不正确的现象所作的详细阐述。凡夫的心态很奇怪,他往东倒了,告诉他不能东倒,把他扶正起来,结果,他脚跟软倒到西边去了。学教理的时候,告诉他要注意修行,一下子倒过来,又全部用在修行上了,所以两者很难扶正,容易出问题。因此修学大乘禅法,要学习《证道歌》,思想不会偏颇。 
   南宗顿悟禅和如来禅都是永嘉大师的禅法。有人说《永嘉禅宗集》和《永嘉证道歌》,既然都是永嘉大师的著作,为什么在风格、境界看上去有那么大差别?事实上我们深入去研究,并没有任何矛盾。因为他开始是学天台止观开悟,当然要把这个止观学习的过程记录下来,开悟以后的境界非常豁达自然,他当然也要把这个境界写出来,从前后修学的次第来看这是很正常的。从境界上说,《证道歌》更加圆熟、大气。而《永嘉禅宗集》是个止观法门,可以让初机入门的人一步步去摸索。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我们在研究永嘉大师思想时发现:大师早年学习天台,天台宗最重要的一部经书是《法华经》,也就是《大乘妙法莲华经》,所以天台宗又称法华宗。每一个宗派都要依一本最重要的佛经,《法华经》就是天台宗依宗的书。永嘉大师在学习天台的过程中,完全把握了《法华经》的精髓并由此开悟。在六祖那里得到印证后,自然而然在《证道歌》中透露了法华圆教思想的境界。另外,在松台山塔基出土的塔砖上写的就是“大乘妙法莲华经”,这说明大师开悟后还是弘扬《法华经》,他对法华有独特的喜好或独特的尊崇。因此学习天台一定要以法华的圆教思想作为制高点,止观的理论与禅法的实践联系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圆满、完美的修行状态。
   我们选择永嘉大师的这两部著作作为修学教材,是根据他修学的次第和思想境界所作的三期安排:初级班学习《永嘉禅宗集》与天台止观;中级班学习《维摩结所说经》,那是他开悟的经书,随后是《六祖坛经》,是他修证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高级班学习《永嘉证道歌》、节选《法华经》,因为法华经概括了如来一代时教,体现了佛法最高深、最圆满的思想境界。那是到高级班才可以学习,现在暂且不学,在这里仅是向大家提供一个修学次第的轮廓。

第三、永嘉禅法的实践(就止观方面而言)

   在这里我加了一个括号:就止观方面而言。台湾有一位惠空法师,他也在极力弘扬永嘉禅,所以“永嘉禅”不是我们独创。虽然大陆“永嘉禅修班”我们是首创,但“永嘉禅”这三个字早就有人叫响了。惠空法师的弘扬重点是在《永嘉禅宗集》,就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内容。他总结的这几点我把它现成搬过来,是因为他把《永嘉禅宗集》的思想总结得很好,对于我们这个班来说很适用。
   永嘉禅法的实践有五点内容,我们要把五点内容作为目前修学的核心和座右铭,时刻警惕自己的信念。这里是精选部分《禅宗集》思想的要点来学习。
   第一种叫看话头。看话头的内容要讲是很多的,这里简略介绍一下。什么叫看话头?什么叫看念头?就是看你自己的念头,我们说的念头,就是会思想的那个叫念头。我们念经、念人、念什么东西,那只是念。但念的头在哪里呢?这个头是前头的意思,在你这个念的前头是什么呢?《永嘉禅宗集》里告诉我们:“夫念非妄尘而不息,尘非息念而不忘,尘忘则息念而忘,念息则忘尘而息,忘尘而息,息无能息,息念而忘,忘无所忘,忘无所忘,尘遗非对,息无能息,念灭非知,知灭对遗,一向冥寂,阒(这个是jiong4炯)尔无寄,妙性天然。”这些古文内容比较深奥,简单的说:我们的念头,跟我们这个尘——念头生起来的对象(也叫法尘)是有关系的。比如大家念这个罄锤,它一定要有一个对象你才可以念,假如没有对象你怎么念呢?所以这个尘就是指念的对象。息就是这个对象停下来了,对象停下来,跟没有停下来,这中间的关系在哪里?到哪里去找呢?你要找到这个念生起来之前是什么样子?有个简单的方法。现在,我们一个念头都没有,什么都不想,这个时候你想一下自己的家门是什么样子?家门马上就会冒出来,这个冒出来的,就是尘——法尘的概念,法尘就是概念。但是不是说你家的门跑到你脑袋里来了?没有。它也没过来,你也没过去,既然没来也没去,脑袋里怎么会出现门的概念?简单的说,那个尘跑出来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家里的门还没有的时候,你让自己去想,但想是念呀,你念到家里的门,门就跑出来了,那念的头呢?就是想要让自己想家里的门,可是家里的门那个形象,那个尘还没有出来,叫尘忘,这个尘忘记掉了,忘尘自然停息,停息了后,还有个能所对待的吗?我是能想的人,那个门是所想的物,门是所想的尘,那尘没有掉了,能想的我,也没有了。所以这里面的就有一个修证的境界在里面,看念头呀,它用功下手的地方就是让自己看到自己念头还没有生起来之前是什么样子,这个功夫可能要以后慢慢再做,我先把禅法的主要思想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二惺惺寂寂。惺惺就是明明白白、不落昏沉的意思,让自己不会昏昧。寂寂,就是非常寂静,没有动摇。不念外境一切善恶之事,一切念头都没有好坏,这个时候你看住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寂寂的状态,修因的时候就很宁静。
   忘缘之后寂寂:缘就是前面说的尘是一样的。缘就是攀缘,你的心想到了家门就是攀缘。你心里不想,攀缘的东西自然会停下来,停下来之后内心会是怎么样?非常宁静。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心历历:外面所想的那个境界那个尘没有了,但你心里是不是很清楚呢?如果清楚,这就叫灵知。所以只要把外界这个尘停下来,六根与外界的六尘脱离了,佛经里就有一句话叫“根尘脱落”,就在这个中间找感觉。平常我们的心只顾着外界的状态,而忘记了照顾自已内心的状态,心的痛苦总是让外界的干扰来造成。痛苦的时候,一定是有件事让你痛苦,什么事也没有,你说自己很痛苦,那一定是笑话。我们的心与外界总是紧密相连,没有把尘放下来的习惯。坐禅,就是把外界这个尘缘放下来。所以说忘缘之后寂寂,灵知之性历历,这是总纲。
   无记昏昧昭昭:无记就是发楞,什么都不知道,你说不知道吗?好像也没睡着,不想好也不想坏,不善也不恶。我以前上课经常这样,眼睛瞪的大大的,居然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这就是无记。昏昧呢,是睡着了,睡着了没有做梦,这叫昏昧。无记和昏昧,是不长善根的。就像修行路上的不毛之地不长丛林。更不会增长我们的功德丛林,它的结果也只能是无记的等流之果,感得将来报得一个糊里糊涂身,所以也不是好境界。昭昭就是昭然若揭,明明白白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处于无记昏昧的状态,而是要清清楚楚自己的身心状态。契真本空的的:这个的的,是的确的意思,契是契入,契入真实的本来,空了这个真心,就非常准确,非常正确。后面说的,就是提防我们偏于一边。
   惺惺寂寂是:就是明明白白的时候心里非常宁静,不是一般的安静,而是非常安静,所以叫寂寂。无记寂寂非:虽然不想好也不想坏心里也很安静,因为不明白事理也是错的。寂寂惺惺是:心里很宁静,对事物也了如指掌,这就对了。乱想惺惺非:现在大家都很清楚我在说什么,对自己所有的一切妄想颠倒也很清楚,但这个清楚是不对的。
   以上是告诉我们在念头生起与生灭的过程中,如何使用一个正确的态度来调节身心。
   坐禅,实际上就是情绪管理。你需要宁静,然后让自己的心变的很软柔很听话。遇到了烦恼,哎呀,不要烦恼吧!但是凡夫的心是不容易听话的,通过坐禅我们学会调节自己的身心,让这个心变得柔软听话、宁静而安详。所以寂寂惺惺是修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修心方法。第三对治法。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这个住是指停在那里不动,停在那里不动的不是入定。有些人一入坐,五个小时一眨眼过去,高兴得要命,其实那个并不好。当然,初步能做到这样也算是一种定,但那个不是好定,因为那个定中你对自己没有把握。佛法的禅定是对生命有很好的把握能力、管理能力,并且很清楚“惺惺”和“寂寂”两者的差别。
   以寂寂治缘虑:缘是攀缘,虑是考虑,让自己陀螺般旋转的心停下来,以宁静安详的状态去对治向外企求的心念。以惺惺治昏住:以明明白白的状态来治理昏沉愚昧、无记发愣的情况。寂寂久生昏住:如果大家都没有坐禅的经验,我让大家把一切妄想都停下来,坐在这里不要动,看住自己的心,估计十分钟很多人都要瞌睡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是动态的,一旦停下来就瞌睡了,所以静久了就开始昏沉。惺惺久生缘虑:如果你心中明明白白,一直保持这个状态,过几分钟,你肯定就会想别的东西,很多念头都会冒出来,这是告诉我们修行的必然过程,是正常现象不要太奇怪。寂寂破乱想:只有把心静下来,乱七八糟的想法才可以破除。惺惺治无记:寂寂和惺惺这两者,就是止和观、定和慧,都要互相等持,就象两幅药,热药和凉药一样,你发烧了就给你吃凉药,你发冷了就给你吃热药。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复还生无记:安静久了虽然能够把妄想对治下来,但随后又开始昏沉。明明白白虽然能把昏沉对治,时间久了又开始胡思乱想。这就告诉我们如何有个适度的把握和对治:如果你觉得自己脑袋不清醒,赶紧觉照;你觉得自己妄想纷飞,赶紧静虑,最重要的是你要实践。开始二分钟不打妄想应该没问题,但也有些人妄想多了可能一分钟也停不下来,一个念头也停不下来,那你坐禅就没办法。因为我们现在不昏迷,不生病,生活中没有遭受严重灾难摧残打击,心还是不能把握,那实在是善根浅薄、障碍太多,是世俗生活把你拉的太紧了,无法回头。
   有些人一直认为要好好解决生命问题,让自己处在安详自在的状态。但工作、事业、家庭,一个个都重要。就象小孩子玩家家,你一家、我一家,我家的宴席比你家排场,小孩子就跟你急。五欲六尘的世俗生活,真的有必要让我们那么斤斤计较吗?重要的是我们要准确把握生命的大方向,让它拥有一个健康的状态,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果没有做事因缘,起码也要不受干扰,这是善待生命的基本原则。我们学习禅法,就是打预防针、做热身运动,学会把干扰我们的东西放下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感受一下现在这个状态:把一切想法、知识、学问、工作统统放下,就当这个世界已经不存在你,然后你还剩什么?寂寂惺惺,就是很清楚很明白自己生命当下的这个状态,认真感觉一下:这个平常心一直旋转好,还是放一放好?
   第四调适法。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让自己的心不要糊涂,清清楚楚把他调节好,工作、生活都会明明白白,不会出乱子。然后你会感受到:运动是平静的运动,宁静是明白的宁静。以此二事,体不相离,互不脱离。不要停下来就像个木呆子,动起来就像个火药炮。心动也不是纯粹的动,停也不是纯粹的停,要让自己知道怎么动、动的过程如何不受干扰。这才是最好的状态。犹如病者,因杖而行:就像有病的人,要拿着拐杖走路。以行为正,以杖为助:什么意思呢?那个杖助就是定力,我们学习禅定,着重点要锻练一定的禅定能力,有了禅定的能力,就象病人有拐杖一样,心可以定下来。但实际的用功,真正重要的还是智慧,佛法的整个目的是智慧而不是定。并不是坐个八万年就是好事,也不是见了美色,或者各种境界现前都不动心,就是好事。重要的是,你要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才是智慧,以开发智慧为根本。夫病欲行必先取杖,然后方行:生病的人想走路,这个走虽然重要,但你不会走怎么办?必须先把拐杖拿过来,才可以行走。修心之人,亦如是:所以修行人必须先学习定,有了定,才可以在平常生活中用智慧去调适身心。
   第五做功夫。这是最后一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这么多“恰恰”,就是恰到好处的意思。第一个恰是指自己,第二个恰是指外面。对自己对别人用心的时候都是恰到好处的。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当你用心的时候,心停下来了,你的心在哪里?看不清这个心,一切妄想杂念没有了。但在没掉之前,你要对自己说:我要用功了,妄想杂念没有了,恰到好处用心的时候,这个心没掉了,无心可用。无心恰恰用:你正在没心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最好的状态。试试看吧,现在你不要打妄想,不要想什么,这是恰恰无心用的时候,很专注。你什么都没想,我讲的话,你却每一句都听得清清楚楚。我们生命最奇怪的就是这一点,你任何想法都没有,不用考虑讲课的是谁?他在讲什么?也不管你能不能理解,只告诉你现在不要打妄想。这个时候,我讲的每一个字,词句的长短,词意的多少,你都很清楚。奇怪吧?并没有妄想,却听得很清楚,所以这就叫无心恰恰用,虽然你没有用心,但恰到好处就是这个地方。最后,你还要保持着这个状态,一个念头都没有,就算念头生起来,也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这个你们可能一下子体会不到。
   以上五点就止观方面而言,是永嘉大师禅法实践的内容。

第四、永嘉禅法的特色

   从上述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永嘉禅法的五个特点,也就是五个优点:
   第一、理路清晰:永嘉禅法的理论自成一套缜密的构架,并与教理结合,易于掌握其内涵,比较容易学修和运用。
   第二、层次分明:永嘉禅法对于禅观的入手与成就,开始怎么去用心,从最近处入手,到最后怎么去成就,成就的状态是什么?都有详细说明。包括前面常用恰恰无一样,功夫可以循序渐进。
   第三、身心轻安,轻松安然:这个很重要,因为修学佛法不是让我们把生活变得更忙,更累,更难过,而是要让你的身心变得更轻松,更自然,更安详。要懂得这个宗旨,整个佛法都是这样,永嘉禅也不例外。有人说女孩子喜欢美容,身心健康是最好的美容。不管他长的多漂亮,如果她心理很烦、情绪很糟糕,谁看了都讨厌;如果她长得不好看,但他身心健康,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很阳光的人。所以生命在于内在的调节,学习永嘉禅也是这么一个特色。
   第四、注重智慧:永嘉禅法(整个佛法)都是以开发智慧为主。随时都保持着明明白白的状态,无论是小乘佛法,还是大乘佛法,任何宗派,都强调这一点。
   第五、简单易行:永嘉禅法从看念头入手,简单易行,且方便在生活中操作。比如你生活中学习开车,除非那个妄想打得很长很乱,如果没有妄想,开车绝对不出事情。我们现场可以试试看,一个人没有妄想的时候,他的动作、走路肯定非常威仪。佛为什么威仪?就是因为他心里没有杂染和烦恼,一个身心很安祥的人,怎么可能会出事情?看到红灯停下来,看到绿灯自然过去。出事情的就是脑袋想得太多,慌里慌张,结果就出事了。所以我们说,在生活中训练自己的心不打妄想,会增长我们的定力和智慧。因为佛法是全能的智慧,不象上帝是万能的。万能是指非人力所及的神秘力量和特殊能力。全能就是以圆满清净的大智慧来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得最好、最全面、最完美,所以说:佛是全能的,而不是万能的。






下一页·第1页·共4页

zt  2006.7.9 14:25:41    

(43-1)  显示次数:5942(3933+2009)     查看zt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二·外在五种条件——具五缘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二·外在五种条件——具五缘

上一页 下一页·第2页·共4页



达照法师

  各位同学,上一讲我们简单介绍了永嘉禅法的大概情况。由于我们的修学是从禅修的角度契入,所以今天要与大家讨论的,是修学禅法之前的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打不好,在以后的修学中会产生种种障碍。所以学习禅法要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总共分为二十五类( 即天台宗所讲“二十五方便”)其中每五类分为一组,就是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
   第一组:外在的五种条件——具五缘,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内容。
   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告诉我们,“夫发心起行欲修止观者,要先外具五缘。”缘,就是条件,也就是说,修学止观,首先要具备外在的五种条件。

第一持戒清净

   五缘的第一个就是持戒清净。佛经告诉我们:“依因此戒,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应持戒清净。”我们学佛,最根本的三学叫:戒、定、慧三学。所以持戒是最起码的基础。就象我们出门远行,要有资粮和路费,盖房子要有牢固的地基,地基不牢固,房子就有倒塌的危险。修行也是如此,假如我们不持戒,就算你有一定的禅定能力和各种法喜,也会因为持戒的不清净而受到危害。有人坐禅以后走火入魔,或者出现一些境界不能自控?原因就是基础不牢固。如果持戒很清净,那么他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妥善解决。
   佛经告诉我们:“持戒清净便利得定”。因为持戒清净,生活中的烦恼就会减少。心灵就会变的单纯、踏实。即使禅修中出现一些小境界,也不会大惊小怪,所以持戒清净的人,身心容易稳定。只有把粗乱的杂念妄想停下来,才有可能看清生命的真相。我们的杂念妄想很多,刚开始停不下来,那就从持戒开始。五戒十善就是让我们做一个稳稳当当的好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学佛,基础就牢固了。就像一个家庭,亲情之间都不和谐,怎么修行?修上去有了点境界,就可能会导致整个家庭的加速破裂。因为觉得自己修行境界好了,很容易固执已见,对做人的一些应尽的责任也不去尽了,事实上这样做恰恰是违背了戒、定、慧三学的原则。在家有在家的戒,出家有出家的戒。我们对清净持戒要有个明确的认识。持戒清净的人,身心就会稳定,在这个基础上,智慧就会慢慢开发出来。
   智慧的开发有两个特点:一是对生活琐事、来龙去脉看得很清楚,平日里对许多事情感到迷惘,通过戒和定的训练之后,慢慢清楚、明白,然后就有能力去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第二,有定力的人,会很清楚的了解一切事物的真相,包括了解自己。孔子说:人不患不知己,患己之不自知。其实我们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自己,也不知道拥有多少金钱、多少快乐才叫幸福?只是觉得应该快乐、应该轻松,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烦恼的时候,心智受到蒙蔽,就更不容易了解。学习持戒就是学会本分,有了本分持戒的基础,杂乱的心就会慢慢清净。一杯混浊的水,看不清真相,停在那里不动,浊水就会慢慢澄清,然后就可以看到水的真相,就象纯净的心可以看到生命的真相,这就是智慧。
   智慧不是什么神通怪异,是对自己身心的了解和把握。我们的生命与佛陀一样具有自在、解脱的特性,只是很少有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从凡夫到圣人,这个过程就是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于智慧的开发,以无漏智慧就可以断除我们生命无始劫来的无明习气和生死烦恼。所以开头第一句就告诉我们持戒的重要性。
   持戒有三种人,持戒的状况分别不同:
   “一者,若人未作佛弟子时,不造五逆,后遇良师教受三归五戒,为佛弟子。若得出家,受沙弥十戒,次受具足戒,作比丘、比丘尼,从受戒来,清净护持,无所毁犯,是名上品持戒人也。当知是人修行止观,必证佛法,犹如净衣,易受染色”。
   第一种持戒的人,在没有出家、皈依三宝之前,并没有造做五逆之罪,五逆是什么?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个罪是不可赦的。如果五逆罪没有犯,后来又遇到了佛法,授受三皈五戒。这些人出家后,守沙弥十戒,进一步再受比丘比丘尼戒。沙弥叫息慈,就是息恶行慈之意;沙弥也叫勤策,就是勤奋的策励自己。比丘呢?有三个含义:一、乞士,托钵化缘乞求供养滋养色身,同时又祈求菩萨授受法要,养活法身慧命。二、怖魔,一个人受了比丘戒以后,魔王就会害怕,所以叫怖魔。三、破恶,就是出家人要破烦恼恶。比丘尼是指女众,女众出家没有受大戒的叫沙弥尼。这样的人,他们受戒以后,一直护持自己不毁犯戒律和戒行,这就是属于上品持戒人。 
   在家居士要修行禅定,先要学会持戒。居士持戒的最上品是什么?没有犯过五逆之罪,受皈依后虽然还没有受五戒,但三皈依守的很清净,没有以外道的老师或典籍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完全以佛法僧三宝做为自己真正的皈依处。这就是上品持戒。当然,这个要求还是很低的。受了五戒,进一步受八关斋戒,要求就严格了。居士菩萨戒六重二十八轻,就更加严格了。
   如果我们发心持戒,就要学习戒律条文。因为戒律里面有开遮持犯,开缘的地方你就要开,不是很死板的。佛法持戒的目的在哪里?就是让我们身心稳定、轻安。如果持戒以后还是痛苦、烦恼,这个戒就违背了佛法的精神。持戒,不是像木头人似的死呆在那里,那是没有智慧的,持戒得定是为了开发智慧,这样的持戒才是最好的状态。我们共修皈依,那五条戒细细读下来就会发现,佛法的五戒,既适用于个人又适用于社会。只要认真修持,并且持得很轻松活泼,就是持戒清净的表现。
   修学止观,是学习永嘉禅的初步入门,非常重要。永嘉大师就是学止观以后读《维摩经》开悟的。他所说的“必证佛法”,不是一般的证,也不是可能证,而是必定证。只要持戒清净,整个身心按照佛法的智慧去实践、去模拟,学一步证一步,就不会有丝毫的差错,必定会证得佛的境界。证是证明,证实佛法所说的这些理论和境界。犹如一件白色的衣服,很容易染上各种颜色。大家身上穿的白汗衫,印刷几个咖啡色的“学修永嘉禅法,净化社会人心。”的字样会很清晰,如果衣服是五颜六色或者是脏兮兮的,印上去的颜色就不会那么单纯。同理,我们学习佛法,持戒的心如果很单纯,没有过多的贪嗔痴慢和烦恼习气,用这个单纯的身心去感受佛法,这种感受就会很直接、很受用。这是第一种:上品持戒之人。
   “二者若人受得戒已,虽不犯重,于诸轻戒,多所毁损。为修定故,即能如法忏悔,亦名持戒清净,能生定慧。如衣曾有垢腻,若能浣净,染亦可着”。
   第二种持戒的人。如果有人受戒以后,虽然重戒不犯,但是轻戒还是犯了,比如说杀生,我们受了不杀生戒以后,破这条戒必须是杀了人而且是杀死人才算破重戒,没有杀死还不算破重戒,还可以忏悔,不过这些忏悔比较困难。需请持戒清净的师父作法忏悔,忏悔以后还要见好相等等。
   如果是下品的犯戒就是杀蚊子、打苍蝇。犯了这个轻戒,心里也要生起惭愧心:对不起,我又犯戒了!有了这个念头,这个戒就算清静了。在家居士的戒比较好守,出家戒就难了,尤其是菩萨戒,起心动念就是犯戒。如果我们起了一个念头:这蚊子真讨厌,把它灭了!这一念就是犯戒。但如果是居士就不算犯戒,打杀蚊子以后,心里有了惭愧心:对不起,怎么把你误杀了。一念真诚的忏悔,也算是持戒清净了。
   第二种持戒的人,虽然重戒不犯,但轻戒经常犯怎么办?佛经里有个比喻:一个渡海的浮囊就象是橡皮圈,我们坐在橡皮圈上可以渡到海的彼岸去,如果橡皮圈漏水了,就会沉到海底。苦海中航行,这个“浮囊”如果只破了一个小孔,用指头慢慢把它按住,也许能渡过去,如果是破了一个大洞,那就没救了。所以说小错误通过如理、如法的忏悔,还是可以清净的。但是要学习戒律,知道犯了什么戒,做什么样的忏悔。
   我发现有些居士受五戒的很多,但基本上不懂戒律的精神实质。他们常常要求自己:不杀生就什么肉也不吃,受五戒就一定要吃长素。其实戒律没有作这样的要求,受五戒的人吃三净肉是可以的。当然你能吃素是更好了。比如有人生病了,医生说吃些鱼甘油和一些药酒,有利于身体的康复,但一些固执的居士无论如何也不接受,这就是对戒律精神的不了解。所以说开遮持犯很重要,该持的持,不持就是犯戒,该开的开,不开一样是犯戒。佛法是智慧的,整个戒律是为了身心的健康。如果身心都受到损失,这个戒律是有问题的,起码是违背了戒律的精神。
   如法忏悔,就是说这个戒律到什么程度算是犯?到什么程度算是开?要通过什么样的仪轨来忏悔?能不能生定慧?就要看忏悔的程度,忏悔得越清净、越如法,业障消的越快,定力和智慧也就增长的越快。就好像衣服虽然脏了,尽快的把它清洗干净,照样也可以染上各种颜色。这就是第二种持戒清净。
   “三者若人受得戒已,不能坚心护持轻重诸戒,多所毁犯。依小乘教门即无忏悔四重之法,若依大乘教门犹可灭除。” 第三种持戒的人,如果有人受戒得戒以后,不但轻戒犯了,连重戒也犯了,怎么办?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如果犯了重罪,比如受了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结果把人杀死了。偷盗也一样,偷到国家的法律判死刑的程度,这才算是破戒。法律还不够判死刑的,算是犯戒,不算破戒。不够判死刑的犯戒,通过作法忏悔,是可以忏悔干净的。但如果是严重破了这四条根本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按照小乘佛法,就像松树被腰斩,再也不会成长。在家佛弟子,四根本戒破一条,就没有资格再作佛弟子。出家人破了杀盗淫妄任何一条戒,也一样失去出家人的资格。但如果他先舍戒,比如一个出家人遇到不好的因缘,生气起来要杀人了,舍了戒去杀人,也不算是破戒,因为他在杀人之前已失去戒体。在家居士未受戒的犯了罪,过错罪是有的,破戒罪没有。所以受戒的人要记住,万一迫不得已犯这条戒的时候,必须先舍戒,对一个听得懂你话的人,说一声:这条戒我不持了。前提是对方要听懂你的话,跟三岁小孩说没有用,因为他听不懂。然后告诉他你先舍戒,舍戒了以后,干坏事的罪还是有的,只是破戒的罪没有了。所以小乘法是不通忏悔的。
   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不同,因为重心地法门,从圆满的心性中发现自性本来具足一切,所以超越了世间一切有相的罪行。大乘佛法在中国一直很流行,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有人犯了罪,觉得自己忏悔不了,一直很痛苦,悔箭入心受不了,大乘无相忏告诉你:罪性本空由心造。他身心一下子空灵了,不再受负面影响,至此后也不会再做坏事,这样反而有利。小乘戒律非常注重外在行为标准,像科学重实证。大乘佛法重心灵感受。但心灵感受是祖师大德说的,后人往往学的阴差阳错,因为心灵感受看不到,于是干了坏事就找借口,麻烦就大了。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明明做错了事,心里也很烦恼,却把大乘理论一套套搬出来:无相的、无所得的、无所住的…。。事实上那是与大乘心法了不相关的。我们的心,真正的了无挂碍了,然后自自然然表现出来,那才是最完美的。
   “故经云:佛法有二种健人,一者不作诸恶,二者作已能悔”。依照佛经的说法,有二种健康的人:第一种健康的人就是不干坏事,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五戒十善都能做得很好。第二种人,虽然做了些坏事,但能及时悔改,及时回头。人活一生谁不做错事,但能及时悔改的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一者明信因果;二者生重怖畏;三者深起惭愧;四者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发露先罪;六者断相续心;七者起护法心;八者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十者观罪性无生。”真正想忏悔的人,必须具足忏悔十个方面的内容,从自己的身心行为中去观察:
   第一是明信因果。好事有好报,坏事有坏报,清净心得清净报。虽然我们没有杀人之心,但如果我们的心充满怨恨和仇恨,恶事还没做恶因已种下。当你想到要做好事的时候,事情还没做,整个心已被好心所占据,因为助人为乐的心态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善的特质。
   我们学习禅定,就是学会稳定的生活,以稳定的心态去训练自己的情绪,让心变得明明白白,轻轻松松。如果我们以激烈的、烦恼的、玩世不恭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很显然,招致的将是一堆混乱的情绪。
   第二是生重怖畏。做了不好的事情,就像一个清净的池塘里倒进一堆垃圾,那感觉就是已经破坏了我们原本清净的心性,持戒也是一样,如果破了戒,就要以一种畏惧心,坚定心来至诚忏悔。
   第三是生起惭愧心。惭是自己做了坏事心中不安,自惭形秽;愧是危害到了别人,愧对别人。生起惭愧心的对象,包括周遭所有的人群:同事、同修、善知识、老师、父母以及社会团体等。又,惭是指过去做错事情已经深刻的认识到,愧是指未来不再去做坚决改正。
   第四求灭罪方法。做了坏事怎么办? 要寻找罪业生起的动机,并消灭它。读诵大乘经典,如法修行。大乘经典中有很多戒经告诉我们实相忏法,通过作法忏系列仪轨仪式,把自己的罪业忏悔干净。我们共修三皈依的时候,也一样修忏悔,观想自己过去的罪业全部消融在三宝无尽的功德中。
   五者发露先罪。做错了事要认错,不能死不认帐。把自己认识到的罪业表露出来。怎么表露?可以对着佛像,忏悔自己的罪过,或者向具相的善知识发露自己的罪障,因为真正的善知识是不会取笑你、歧视你的。对着这样一个“境”,把心中的罪过说出去,叫发露忏悔。
   六者断相续心。相续就是继续,把继续做坏事的心断掉。如果今天做错了事,忏悔之后还想着明天继续做、继续忏悔,那个麻烦就大了,那是忏悔不清净的。
   七者起护法心。护法的意思是保护佛法,一种是外在的表现,我们的行为、规矩,对人对事都要如理如法。一般意义的护法就是保护佛法。这里指的护法是保护自己的心法,在心中要护持正念——正确的观念。也就是戒定慧三学:学戒律、修禅定、开智慧。用正当的行为、心念保护自己的心不受污染。
   八者发大誓愿。要发大愿,度尽一切众生,使他们离苦得乐。
   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心里经常忆念十方诸佛。无尽时空中,佛陀是彻底究竟的觉者,在过去的修行中也曾经犯过错,通过忏悔得以清净。所以我们忆念十方诸佛,也具有忏悔得清净的作用。
   十者观罪性无生。这是大乘佛法最重要的一点,罪性无生比较难懂,如果我们对般若道理,对佛法实相稍微了解一点,观罪性不生不灭,还是可以理解的。世间的一切,我们的身心,都是由很多缘聚集起来的,在缘生缘灭的过程中,没有一点东西可以把握,可以主宰,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一切罪业也是如此,心没有相的时候,罪业也无所沾着,因为它的本性也是空的。
   我们跪在佛像前,通过忏悔的仪轨,认识到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罪业,再念诵这个忏悔的偈子: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我们多少可以理解一点罪业是自己心造,罪性是本空的道理。
   我们的身体就好像是泡沫聚在一起,泡沫是很容易化掉的。那是我们的心落在六尘——外面的山河大地上显示的一个“相”。我难过了、我开心了,就是因为外面有一个让你难过和开心的对象,如果这个对象没有了,我们的心就会像风吹过虚空一样不留痕迹。
   过去有个人住深山茅棚,里面闹鬼,驱鬼的人就在想:我去那里念念楞严咒、大悲咒、或什么咒,把这个鬼赶出去,结果这些人当天晚上就被鬼吓跑。后来一个师父念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结果这个鬼被他超度了,跑过来顶礼他:我不赶你了,因为你这个师父没有相。所以心没有相的时候,一切罪业都无从生起。
   “若能成就如此十法,庄严道场洗浣清净着净洁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如法修行,一七三七日,或一月三月,乃至经年专心忏悔,所犯重罪取灭方止。”前面讲的第三种犯了四种根本重戒人,怎么忏悔呢?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一个仪轨:把道场布置庄严清净,洁身净衣,烧香散花于三宝前,参禅的就认真的参,念佛的就如法的念。这样一七日或三七日,一个月三个月甚至一年,专心至诚的忏悔,直到所犯的重罪消灭为止。
   “云何知重罪灭相?若行者如是至心忏悔时,自觉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复睹诸灵瑞异相;或觉善心开发;或自于坐中觉身如云如影;因是渐证得诸禅境界;或复豁然解悟心生善识法相,随所闻经即知义趣,因是法喜心无忧悔。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即是破戒障道罪灭之相。”
   怎样才会知道所犯的重罪已经干净?重罪消灭的瑞相又是什么?如果忏悔者遵从上述仪轨至心忏悔,直至身心轻安,并能在梦境中见佛菩萨或上师的开示,或见光明、经书之类、或见麒麟等吉祥之物,或觉善心开发、身心飘逸、空灵,并由此证得诸如四禅八定的境界。佛经里有很多比如五蕴、六尘、十八界、涅槃、菩提等等法相名词,以前不理解的通过忏悔突然领悟了,听经闻法即能通达其义,心中充满法喜而没有悔恨。在修忏悔的过程中,出现以上种种瑞相,就属于罪业消除的表现。
   “从是已后坚持禁戒,亦名尸罗清净,可修禅定。犹如破坏垢腻之衣,若能补治浣洗清净犹可染着”。尸罗:别解脱戒,或叫别别解脱。每一条戒,一条一条的持,持一条就多一份解脱。凡夫都有一种错误的感觉:持戒会有很多束缚。事实上,佛法的精神是多持一条戒就多一份解脱。比如持不生杀戒,在持的过程中,杀生之业的痛苦就会自然消除。持不饮酒戒,不会因为喝酒闹事而招至麻烦。犯重戒之人,就象一件又脏又破的衣服,如果能够洗净补好——至诚忏悔,仍然可以染上各种颜色。  
   “若人犯重禁已恐障禅定,虽不依诸经修诸行法,但生重惭愧,于三宝前发露先罪,断相续心,端身常坐,观罪性空,念十方佛。若出禅时即须至心烧香礼拜忏悔,诵戒及诵大乘经典,障道重罪自当渐渐消灭,因此尸罗清净禅定开发。”犯重戒的人虽然没有按照经书的方法去修,但有惭愧之心,并能在三宝前发露忏悔,断掉继续犯戒的念头,端身正坐观罪性空,把做错的事以及我、我所一切执著都放下,观想身心世界一片清净,忆念十方诸佛清净圆满的无量功德。出禅定时一定要烧香、礼拜、忏悔,读诵大乘经典,如楞严经、法华经、金刚经等,所做的坏事自然慢慢消灭,因此别解脱戒持的清净,就可以继续修禅定。
   “故妙胜定经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若除禅定余无能灭。是人应当在空闲处摄心常坐。及诵大乘经,一切重罪悉皆消灭,诸禅三昧自然现前。”犯重罪以后,心生畏惧之心,修学禅定可以让心稳定下来,观察罪性本空,并于安静的地方收摄身心读诵大乘经典,一切重罪自然可以消除,各种吉祥的瑞相自然会出现。
   以上是三种持戒的人。
   我们学习佛法,从工作到家庭,一切时一切处,整个生命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如果大家的身心都能处于宁静、安闲的状态,这就跟持戒清净很有关系。凡夫都是随心所欲的,刚开始持戒,难免会感到束缚,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就会习惯,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态度,因为严持五戒是人身最基本的保障, 

第二衣食具足者

   衣法有三种:一者如雪山大士,随得一衣蔽形即足,以不游人间堪忍力成故。
   修行人如何穿衣服?有三种。第一,像雪山大士在喜马拉雅山修苦行,跑到雪山里穿一件衣服就可以了。在深山里修苦行的这种人是很历害的,他堪能忍受世间的一切痛苦,这是一种禅定的功夫。像西藏那个“拙火定”修完后,打赤足站在雪地里,一小时后,周围一、二米的积雪全部融化,换做我们的抵抗力就不行了。
   “二者如迦叶常受头陀法,但畜粪扫三衣不畜余长。”第二,迦叶尊者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是修苦行第一。“常受头陀法”头陀翻译成汉字就是抖擞的意思。如果精神抖擞整个行为也会很抖擞,那怕没衣服穿,或者穿一件破衣服也是精神很好。粪扫三衣:过去在印度有些人衣服不穿扔掉了,或者人死了以后原来穿的衣服不要了,还有些老比丘、老修行去世了,他们的衣服没人穿了,把这种破旧衣服捡回来穿的叫粪扫衣。三衣是指五衣,七衣和主衣,这是我们出家人的搭衣。出家人除了三衣以外其它的衣服就不能多要了。但这个是佛陀在印度说的,我们中国就没有这个要求。西藏那些地方特别冷,在印度,三衣右肩是露出来的,中国人肩膀露出来就不可能,在南方还可以。
   “三者若多寒国土,及忍力未成之者,如来亦许三衣之外,畜百一等物。而要须说净知量知足,若过贪求积聚则心乱妨道。”第三种,在寒冷的地方,还未成就忍耐力的修行者,除了三衣以外,再加毛衣、棉袄还是需要的。百一等物,是指很多东西。出家人需要的生活用品来源要清净,不能偷,不能自己拿,对信众的供养,不能贪得无厌继续要,过量的贪求是妨碍道业的。            
   修行人吃饭有四种状况:
   “一者若上人大士,深山绝世,草果随时得资身者。” 上人是指上德之人,所谓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故名上人。大士是指菩萨,如观音菩萨也叫观音大士,与世隔绝住深山老林,随时吃些野果野菜,就可以滋养身体。印度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一年四季热带野生水果,随时可以吃,吃饱了没事就坐着玄想,所以他们的思辩能力就非常发达。我们中国人以人为本,文化跟他们不同。因此印度人的懒散,是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人没有这样的地理环境,所以中国人都很勤劳勇敢。
   “二者常行头陀受乞食法。”
   第二种人就是自己没有厨房不用煮饭, 一天只吃一餐饭, 午饭时间到了,拿个钵去化缘,叫乞食法。化的只是饮食米饭不化别的。“是乞食法,能破四种邪命,依正命自活,能生圣道故。”这个托钵化缘的乞食法告诉我们,它可以破除四种属于邪命的不正当职业。“邪命自活者:一下口食、二仰口食、三维口食、四方口食,邪命之相,如舍利弗为青目女说。” 
   第一下口食。是低下头来干活的一种。印度出家人不种地,土地中有昆虫,掘地、除草、打农药都会杀生,所以在农业社会里就有人说我们出家人,光吃饭不干活的是寄生虫。印度出家人不干活没关系,有天然野果维系生命,所以说“下口食”是一种邪命,佛教传入中国,也带来了这个观念。第二是仰口食。仰头观察星相,以此谋生,如天文、地理、看风水、观星座的人。第三是维口食。装神弄鬼、算命、抽签、问卦的人,佛教把这个也叫作邪命,不属于正命。但我们把易经八卦、奇门遁甲、阴阳五行等做为文化来了解也不妨,只是不能作为维持生计的一种职业。第四方口食。游说家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各个国家,并用动听的语言劝说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还有做媒的人以饶舌赚钱为目的等等,这类人都属于邪命自活之人。
   “三者阿兰若处,檀越送食。”阿兰若处,指寂静的地方。离城市二三里,牛羊声听不到。什么叫檀越送食?我有过这样的经历:九零年我在一个小庙住了一年,居士只送饭菜,送别的东西都不收,庙里只有两个人,不做佛事也不接待任何人,每天念佛下来,就有人送米、菜过来,也不会打搅我们。这是属于第三种:阿兰若处檀越送食。
   “四者于僧中洁净食。有此等食缘具足,名衣食具足。”第四是指出家在这个寺庙里,有人供斋,吃的是洁净食。
   具备了以上四种食物因缘,叫做“衣食具足。”没有这样的食物因缘就会于心不安,于修道有妨碍。

第三闲居静处

   “闲者不作众事名之为闲,无愦闹故名之为静。有三处可修禅定:一者深山绝人之处。二者头陀兰若之处,离于聚落极近三四里,此则放牧声绝无诸愦闹。三者远白衣住处清净伽蓝中,皆名闲居静处。” 闲居静处是个很重要的外在条件,无愦闹就是没有吵闹的环境。有三种这样安静的地方可以修禅定,一是深山人迹不到的地方;二是大家住在一起,离村落的地方不超过三四里路,牛羊的声音也听不到;三是相对比较闲静的地方,比如我们选择护国寺作为修学的地方,就比较安静。

第四息诸缘务

   “一息治生缘务,不作有为事业。二息人间缘务,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知识,断绝人事往还。三息工巧技术缘务,不作世间工匠技术医方,禁咒卜相书数算计等事。四息学问缘务,读诵听学等悉皆弃舍。此为息诸缘务。所以者何?若多缘务,则行道事废心乱难摄。”
   第一要把这个世间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动作停下来;第二是人世间的一切外缘都要把它停下来,不追寻俗人朋友亲戚,断绝人事往还;第三是不做世间工匠、技术、医方,占卜、看相等事;第四是世间各种学问包括诗词、书法、文章都要放弃,不要舍不得。如果外缘太多,就荒废了道业,心就难以摄持。

第五近善知识

   善知识有三:一外护善知识,经营供养善能将护行人不相恼乱。二者同行善知识,共修一道互相劝发不相扰乱。三者教授善知识,以内外方便禅定法门示教利喜。略明五种缘务竟。
   第一种外护善知识,就是护法居士,善于经营供养并保护我们修禅定,不扰乱、不打搅;第二种就是共同修道、修行的人,互相鼓励不相扰乱、不会阻碍我们修道;第三种善知识,就是从内心修行到外在行为规则,都能够教导我们各种禅定法门,使我们得到真实利益和法喜的人。
   这样的修学条件,是不是大家认为很苛刻,没办法修行?但是要知道,这五个条件是禅定修学必须具备的,如果达不到这五个条件,修学是不会受用的。怎样才能达到这五个条件呢?首先是在善知识的指导下,终生按这个条件去实践。另外,在正修禅定的环境中,这五个条件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比如现在,我们的禅堂一片清净,大家学佛之前没有犯五逆重罪,现在是三宝弟子,受了五戒以后如果犯了戒也可以求忏悔,这样的共修,是不是持戒清净?
   第二衣食具足。衣服不要穿的太冷、太热,肚子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能太饿。这些都不合适坐禅。现在大家有没有这种情况?没有嘛,这个条件也具足了。
   第三闲居静处。坐禅需要安静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心的安闲。不能张家长李家短的牵着世俗事不肯放下。古文的闲字,门里边有个月亮,从静的角度来说,打开门看到一个月亮,很悠然吧?把心安住在悠闲的状态,哪怕是学习佛法,没弄懂的道理也暂时放下,不要让任何东西干扰我们的心,这就是闲居静处的含义。我们今天的修学环境,也具备了这个条件。
   第四是坐禅的时候万缘放下,不要胡思乱想。有个老太太打坐时记忆起三年前别人欠的豆腐钱很高兴,她说这个坐禅效果太好了。这个笑话说明了心静下来的时候,对生命了解的程度会越来越广阔。打坐时,我们经常还会想起经文里的一些话,然后去思维这些话的含意,当然,思维经教可以作为闻思阶段的内容来修学,但正修禅定必须把这些都停息下来。
   第五打坐时还需要有人外护,不能让人随便干扰捣乱。如果有同行善知识一起修行更好,大家可以互相策励。然后由教授善知识,指导我们修学修心法要。
   这五个条件在清净的禅修环境里是容易具足的。
   看看自己的心静下来没有?是不是外缘都放下了?陀螺般旋转的心停下了吗?周未这一个下午,只有几个小时,把它布施出去,关掉手机、万缘放下。现在,大家把讲义合起来,在脑子里过滤一遍,把五个条件好好想一下,看看记住没有,然后对照自己:达到为止,现在的当下,这五个修学条件都具备了没有?具备了当然最好,还欠缺的,好好努力。
   今天的内容就学到这里。阿弥陀佛!


上一页下一页·第2页·共4页

zt  2006.7.9 14:28:16    

(43-2)  显示次数:8113(6046+2067)     查看zt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三·呵斥五种欲望——诃五欲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三·呵斥五种欲望——诃五欲

上一页 下一页·第3页·共4页



达照法师


   诸位同学:
   上一讲我们讨论了禅修的外在条件,具备五种外缘。哪五种还能记得起来吗?第一个是持戒清净,大家观想自己是不是持戒清净?第二衣食具足,有没有?不冷也不热。第三闲居静处?在这样的修学环境里闲下了没有?第四息诸缘务,外面的事务放下了没有?没有放下的,观想自己今天不在地球上生活,外务与你全然无缘。第五近善知识。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是五缘。
   凡夫往往很容易走偏差,初步学习的人,如果没有一个好环境就很难相应,所以第一个就是要具备好的环境。当然具备了这五个条件以后?我们又发现,有人就执著于这五个条件,认为外境不好就没办法修行,经常有这样的人,在家里没办法修行,一定要到庙里,到了庙里还有这个房间那个房间的执着。这样学习佛法的人,他的心停留在对外物的追求上,尽管追求的是一种安静的环境,有利于自己修行,但整个心用于对外在条件的追求,正好与禅修的宗旨相违背。所以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呵斥五种欲望》,就是禅修之前的准备工作。
   具五缘是外在的,呵五欲呢?就是要消除对外缘的追求。前面我们讲修学要具足闲居静处、持戒清净、衣食具足等外在的条件。现在又告诉大家,如果太执著外在条件,根本就上不了禅定这条道路。所以在物质条件基本能满足我们修学的前提下,接下来就要把这些外在条件从心态上呵斥掉。这样,我们的心才会更加的明朗、空灵。
   呵五欲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禅定,它是从世间的定力慢慢引发出出世间的定力,并使生命获得解脱不再受束缚。六根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前面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对外界的五尘叫色声香味触,互相勾结。凡夫的六根又叫六结,六种结使,结使是什么呢?就是根和尘相互缠绕,化解不开,然后让我们听从它的使唤。从无始劫以来,我们的整个生命就是被这种烦恼所驱使。从小到大,眼睛要好看的,耳朵要好听的,鼻子要好闻的,舌头要好尝的,身体要好感触的,心情要舒服的,六根一直在追逐六尘。我们的心呢,随着六根被外界的六尘所牵制,就象大象的鼻子,被铁钩钩住,驯象的人拿两个铁钩,这边钩钩那边钩钩,它只能随着铁钩转。我们这颗心就是被六尘这个钩钩住,叫根尘勾结。就象汉奸与敌人勾结一样,把自己真实的生命跟外在的六尘六贼勾结起来,由此造下了无边的罪业。所以,呵五欲就是要认识到外界的六尘对我们身心造成的伤害,假如心不被它勾结,放下它,即消灭了内在的汉奸。一颗自然的、无所求的清净心就可以变六尘——天地万物为我所用,而不是为我所有。
   我们对外在物质条件的追逐:希望拥有这个、拥有那个,事实上,我们拥有了财富、名声、地位的同时,恰好被它们所牵制。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极为自由、幸福的生命状态,但被自己剥削了,因为对外界的贪求,生命自由的力量受到限制、甚至消失。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比喻:如果我们对外界的要求是百分之百,自身的力量就会削弱到百分之零。要求降低到百分之五十,生命自由的力量就增加百分之五十,降低到百分之零,生命将会呈现绝对的自由。在座的多数人已成家,如果丈夫对妻子要求是百分之百,恐怕天下没有一个好妻子,人无完人嘛,妻子做到百分之九十九他还不满意,这妻子还能做好?再比如,丈夫对妻子的要求:做的及格就好了,可她连及格都不够,五十八分,丈夫就会不高兴,六十二分呢,丈夫就会感恩,要求不一样啊。我们对外界的要求与心的满足是成反比的:丈夫出门只要求妻子看好家门,结果她不但看好家门还帮丈夫煮好饭了,没让煮饭居然煮了饭,丈夫很高兴。大家现在可以观想,我对外界——我的同事、同学、朋友、亲属没有任何要求,这个时候是什么心态?宁静、满足,它不可能有别的状态,因为你对外界的要求已降低到零。这并不消极,而是客观、积极的处世态度。外界能给予多少,我们就接受多少,世界的一切无非如此。包括我们这个学习班,如果你对它的要求降低到零,那么你来到这里,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是生命最完美的感受。如果你要求偏高,希望能在这里开悟,结果将会使你很失望。
   所以呵斥五欲就是告诉我们,生命想获得自由,必需要放弃对外界一切不符合实际的错误要求,放下一切的状态,就是生命最稳定、最真实的状态。所谓真实,就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攀缘、不随流。佛法是积极的、真实的、没有副作用的,世俗的东西都会有副作用的。
   从十二因缘来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六入,六入缘触。六根对外界生感触之后,我们的心就被外境抓跑了,没有一刻安宁。修学禅定,如果心随着外境转,是不可能有受用的。上一讲的内容我们讲述了修学禅定对外境的要求,这是对初步学习的人而言。第二讲,我们要在心中调节出一个不被外境牵着鼻子跑、相对独立自主的心态, 这就是呵五欲的真正目的。
   五欲是哪五欲?有两种,一种是严重的错误: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佛经里有一句话:贪财、贪色、贪名、贪吃、贪睡表面上看还是人,但是根已经扎到地狱里了。另外,六根中的前五根,与所对之境的外界五尘:色声香味触,也是地狱五条根。十法界的一切众生,都具备六根对六尘的客观条件,只是凡夫把六根与六尘运用得不恰当,本来不用去追求就可以好好利用它,可是一追求,每天都在痛苦中。比如美容,好端端的长的很自然,却把鼻子加高一点,结果烂掉了“高鼻子,”要求一高成了反比,反而不自在。很多时候,我们六根对着六尘,是生命应当正常拥有的,调节的好,一切外在之物都是宝,不恰当的运用就会被它所牵制,所以对外在的六尘应该有一种呵斥的态度,不为其束缚,生命才会自由。
   六尘就是六贼,它跟六根勾结在一起,这六贼就偷盗我们的功德宝藏。当我们没有贪嗔痴烦恼痛苦的时候,感觉是非常清净的,以这种清净心去生活和工作,一切都会很清净。如果我们的心为外界所诱惑而有所求,就会感觉不到这种宁静。因为我们的功德宝藏被六根与六尘勾结起来的六贼偷走了,所以必需把这个六贼呵斥掉,内在的功德才会显现出来。呵五欲到底怎么呵法呢?教材大家都有,可以自己看!
   所言诃欲者,谓五欲也。凡欲坐禅修习止观,必须诃责。五欲者,是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若能深知过罪,即不亲近是名诃欲。
   知道五欲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太多,然后开始呵责它,不受它的影响,在这个呵责过程中,显现自心功德,这就是呵责五欲。

  一诃色欲者,所谓男女形貌端严,修目长眉朱唇素齿,及世间宝物青黄赤白红紫缥绿,种种妙色能令愚人见则生爱作诸恶业。如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身入敌国,在淫女阿梵波罗房中,优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种种过罪。
   这是佛经里面讲的几个故事,告诉我们贪色之过。外界的男女之色,包括她的长相、气质,只要是你生命以外的东西,产生了贪着,就是一种色欲。同时也包括世间好看的东西,这个色是针对眼根,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哪怕产生一个好的感觉,你去追求它,心就会被它所困。
   频婆娑罗王在没有当国王之前,认识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后来这个女孩跑到另外一个国家当了妓女,他成了国王后,非常怀念她,微服私访跑到敌人的国家去找这个女孩,差点送命。
   金刚经提到过一个故事:释迦佛过去在歌利王时期是个忍辱仙人,坐在深山里修忍辱。这天歌利王带了一班宫娥彩女到深山去游玩,玩累了睡着了,这班宫女一下子回到大自然很开心,到处采花看风景,结果看见了坐在山洞里的苦行者。皇宫里没有修苦行的,怎么回事?释迦佛便为围在身旁的宫女们讲述为什么修苦行。歌利王醒过来,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他气恼得找到这班宫女,看见她们围住一个修苦行的人,一国之主嫉妒心、贪欲心都很重,生气了。他问苦行者修什么?回答说修忍辱。那好,把你的左手砍下来,你在修什么?回答说我在修忍辱。国王一生气把苦行者的右手也砍下,回答还是修忍辱。最后砍掉了苦行者的两个腿,还是修忍辱。国王就是不相信:把手脚都砍下了,能不生气、不嗔恨吗?苦行者对国王发了誓:如果我真的没生气,天人会感动,我的手脚会重新长出来。结果,长出的手脚和原来一样。这个故事是说释迦佛修忍辱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出歌利王因为贪色而砍掉了修行人的手足,这是何等可怕的业习!
   另外一个故事,优填王有一班宫女在那里跳舞,服装打扮非常妖艳美丽,有五百仙人从虚空飞过,看见下面这么多漂亮女孩在跳舞,反正有神通下去看看吧,结果五百个人都下去。这么漂亮的女孩让他们起心动念了,贪念一生,就放不下了。国王是不允许这么多人来看宫女跳舞的,结果一个个被抓起来,问是干什么的,回答是五通仙人。本来是可以飞的,一动贪念失去了神通,想飞也飞不起来,结果手足都被优填王砍掉,惨遭祸报。这是佛经里面的故事,现实生活中贪图女色造作的罪业就更不用说了。有一个偈颂: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催魂骨髓枯。这所谓漂亮的女人或男人,销人魂魄,让人的生命处于极不自由的状态。尤其是那些失恋的人,对外境执著有多深,痛苦就有多深。历史上有很多英雄难过美人关,这都是在色法上的贪着。
   从禅定的角度来说,贪不止于美色,包括金银珠宝等等,一切可以看得见的东西只要产生贪心,就进不了禅定。实际上眼根对色尘,是呵三个方面的欲:第一,贪心产生的时候,心已随其所转,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心生喜欢,就要一刀两断,不要牵挂。尤其是坐禅时,要做到确确实实放下外缘,不管有多好看,不要随其所转。第二,讨厌的东西也要呵斥,看到一个讨厌的人,心生厌烦,说他真讨厌,你在造口业,入不了禅定。所以对厌烦的心理也要呵斥,心里不要被难看的东西所欺骗,因为难看的色相也会欺骗人。比如走路坑坑洼洼的,干净的地方吐一口痰,都会让我们心生恶心。真禅定的人,明白事相的是非好坏,在呵欲的同时,心不随它转,是好是坏,随它转了都是错。看到一个人修行很好,就批评他的长相和行为,都是心随境转,当然菩萨的妙用自在另当别论。第三,面对不好不坏的色相,也不随它转,比如坐在这里看周围,没有特别喜欢特别讨厌的,然后就糊里糊涂感觉自己的真实存在,这也是一种错误。以上三种就是眼根对色尘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界限。如果眼睛不随俗物转,一切好看不好看的,或者好与不好之间的,都要一刀两断。这才是真正的呵色欲。现在大家试一下,观想自己的心、自己的眼根,眼睛不要闭起来,象在大街上走路一样,然后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却不再执着,这时候心的状态是什么,不受干扰啊,这就是呵色欲。

  二诃声欲者,所谓箜篌筝笛,丝竹金石音乐之声,及男女歌咏赞诵等声,能令凡夫闻即染着起诸恶业。如五百仙人雪山住,闻甄陀罗女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乱。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声过罪。
   声欲是对声音的一种执著,在禅定中,对声音产生执著,如果不呵斥以后肯定会有大问题。修禅定的人,有一定的色法,证到永嘉禅中最精髓的实相,必须要透过光影门头,但是见到光,见到影子,哪怕见到佛菩萨,都要呵斥,眼睛看见的都要呵斥。那么声音也一样,音乐,箜篌筝笛等等乐器,对一切音声的喜好,在正修止观的时候,必需一切都放弃,所有的声音都要隔绝,包括喜欢的声音,讨厌的声音,一般的声音,在心中完全把它们消除。我们对于声音的执著太厉害了,最明显的一个就是赞叹和诽谤你的声音。生活中有多少时候,都是为了一句赞叹而拼命努力,为一句诽谤而痛苦不堪?实际上我们对声音的要求太高了,如果我们对声音没有要求,那完全是一个清静耳根。观音菩萨修耳根圆通就是入流忘所。入流忘所是什么?就是声音进入耳朵叫入流,耳朵是能听,声音是所听,把这个“所”给忘记掉,只保持你能听的这个,这个时候叫入流忘所,于此咬定即是做反闻闻自性的修行功夫。这时候能体会一下,一切声音都不要了,所听的都拒绝、都放下、都不理它了,这个时候耳根是最清静的。不用怕耳朵什么都不听会傻掉,不会的,我讲话你听得很清楚,任何声音都会恰到好处的听得很清楚,假如对声音不执著,外面再吵闹,也不会觉得它吵闹你,因为你对它没要求。有要求就不一样了,一只蚊子叫了,晚上就睡不着。过去有五百个仙人在雪山里住,听到紧那罗女在那里唱歌,八部护法神里的紧那罗女翻译成汉字叫音乐神,音乐之神的歌声谁不动心?不要说凡夫,住在雪山里的五百个神仙全部动心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动,是心醉狂乱的动,整个禅定被震动了。为什么?因为对声音有执著,不懂得根和尘相脱离的感觉。
   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修过程中,有了一些受用,会听到一些怪异或美妙的声音,千万不要执著,哪怕听到佛菩萨唱歌的声音,都不要执著。前几年流行的观音法门,那个叫青海无上师的人就以声音做标准,什么声音是第一层境界,什么声音是第二层、第三层,用声音衡量修行境界,完全违背了佛法精神,当然她是个外道所以搞得很邪很邪的。因为声音不是你生命内在的东西,执著它,正好说明耳根被它所转,十足一个大凡夫。
   音乐历史上有聋子音乐家,聋子指挥家,他们的耳根与外界完全隔绝,却会成为优秀音乐家。如果我们的耳根是清静的,对大自然的声音就会恰到好处而准确的体会它们的实相。体会了却不受其影响,前提就是断绝贪嗔痴。对外界的执著,是一种欲望,这个执著如果放下了,就是我们现在的呵斥声欲。除了喜欢听的话,还有不喜欢听的话,诽谤的话,难听的话也一起要呵斥。
   凡是能够听到的声音都呵斥了,声欲就不再干扰我们。关键是放弃色欲、声欲以后的那种心态,这个心态会使我们恰到好处的看,恰到好处的听。放弃了声欲,坐禅中有大雨声都不会干扰我们,只清楚它的存在,然后就会感受到耳根的清静。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食馨香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闻即爱着开结使门。如一比丘在莲华池边,闻华香气心生爱乐,池神即大诃责:何故偷我香气?以着香故令诸结使卧者皆起。如是等种种因缘,知香过罪。
   第三,呵香欲。我们鼻子所闻的香,男女身香,就是异性相吸。道教就非常讲究阴阳互补。男女的身香可以让世间很多人着迷,乾隆时代的香妃就让国王如此痴迷。世间很多人对异性的执著也同样,包括饮食、各种花香等等,现在的化妆品,寺庙里供佛的香,都是花露水做的香气四溢,实在有违佛法精神。用檀香可以清洁空气,用花露水只能干扰心性。闻到很香的味,就觉得它好,事实上你知道吗?最好的香是什么?极臭之香,没听说吧?这个臭呀,臭到极处,发出的香是闻所未闻,就象有人吃臭豆腐,吃过一两次就放不下了。很多化学药品、香水,都是用很臭的东西做的,那不是真正的香,那是臭到极处才反而让你感觉到的香。
   除了外在之香,包括不香的、臭气的也一样要呵斥。对臭气产生讨厌,也同样是鼻根被外界所转,凡夫闻到好香就打开结使之门。鼻根与香尘勾结以后,就被他使唤,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女同学每天都要被它所使唤,早上起来都要化妆。现代人还讲究香水,男士、女士各有专门香水。当然,这里不是叫你不用香水,就象刚才说眼根对色尘一样,不是叫你不要看,只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心不被它们所纠缠,不要与它们打成结,否则就麻烦了。如果没有纠缠的话,物为我用,不用白不用。
   以前有个比丘在莲花池边打坐,莲花太香了,他抵挡不住诱惑,把鼻子嗅到花上面闻一下,那个池神就骂他了。花是有花神的,掰这个花香是要遭神谴责的,她说你怎么偷盗我的香?有情众生里面有专门贪这个香的叫寻香有情。寻香有情是一种鬼,寺庙里放焰口做佛事,有香水海,师父念咒一加持,这个水就非常香,然后鬼神就跑过来闻香接受食品,所以真正寻香的叫寻香有情鬼。如果我们的心被香味所转,也就跟鬼差不多,所以我们要呵斥。怎么呵斥呢?再强调一次,不是把香扔掉或者弄成臭的,对臭产生讨厌也不行,这里呵斥的是自己的贪嗔痴。不能对外在之香生贪心,外在之臭生嗔心,一般的就糊里糊涂愚痴心。在香气面前,要闻出香的感觉,但心不随它转,用好香水就闻出好香水的感觉,知道它的香气,心不随它转。戒律里面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譬如蜂采花,但取其味去,不坏色与香。蜂蜜采花时,把花香的味道取走,但不破坏花的颜色和香气。修禅定的人,对生活,也要象蜂蜜采花一样,只摄取世间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的东西,而不要让我们生起贪嗔痴的感觉,也不要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佛陀告诉我们的。
   所以呵香欲是指鼻子所能闻到的味道,都不要贪着,都应该呵斥。这里说的“不要”是指一种心态,包括我们平时闻到的河沟里的臭水,垃圾场的臭味,在心态上都不要了,然后再来看看,鼻根是怎么保持清静的?一切好的香味、不好的嗅味,都不再与它们相勾结,也不再受它们干扰,这个感觉生起来,就是第三种:呵香欲。

  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咸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着起不善业。如一沙弥染着酪味,命终之后生在酪中受其虫身。如是等种种因缘,知味过罪。
   第四诃味欲。味是味道,是针对我们的舌根而言。温州人是很讲究食品的,山珍海味、生猛海鲜的什么都来,但如果在吃的过程中,这个舌根为外界的味觉所限制、所束缚,那就麻烦了。对于味觉的贪图,中国人可能比西方人更严重,中国人的饮食说的好听是丰富,说不好听是残忍。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口腹之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问题都出在自己的舌头上。所以这个舌欲,实际上就是舌根对饮食所产生的味欲。凡夫往往对味欲有很大的贪着。我们坐禅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口齿清凉、甜润。没吃糖,就是吃米饭,喝清水,坐禅下来口水特别多,而且还会是甜的,觉得很奇怪,就希望下次坐再甜一点,一贪着就错了。我们舌根所对的一切味:咸酸苦辣甜,人生百味,都必须把它放下。
   还有就是讲话,凡夫的舌头很容易讲是非,讲无意义的话。我们修三皈依,发誓要讲能够激发人的自信,使别人都快乐的语言。然后我们看,在你的心中,对于舌头舌根就产生了执著,一定要讲好话,或者讲坏话,包括讲法也是如此,如果执着我的舌头存在这里必需讲法,这个就是贪法,贪受法爱,天台宗告诉我们,讲法也要离法爱,离开对法的执著。包括讲话,让舌根变的柔软自由,佛经里面说,凡夫的舌头都是短舌,佛的舌头才算是正常的,伸出来可以把整个脸盖起来。说明什么问题?佛的舌头很柔软细薄,舌头细长的人,讲话的声音肯定很美妙。如果讲话声音不清楚,舌头一定会比常人短一些的。古人说:三辈子不打妄语,舌头就能舔到鼻尖。我们舔不到鼻尖,就是打过妄语,骗过人。佛经讲的广长舌,就是一个表法。如果我们不打妄语,不讲恶语,舌头就会慢慢变薄、变细、变长,道理很简单,因为美好的语言总是很柔软的。气急败坏的骂人都是直冲对方的,所以出柔软音是很重要的。这是以后的果,那么现在的因呢?从我们修禅定的角度来说,对外界的味觉,在心中也要进行呵斥,凡是舌根所对的一切味觉和语言,修禅定时都要把它放下。

  五诃触欲者,男女身分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诸好触,愚人无智为之沉没起障道业。如一角仙,因触欲故遂失神通,为淫女骑颈。如是等种种因缘,知触过罪。
   第五诃触欲。这个触总的来说,是身体对外界的感触。我们到市场去买布,抓一抓,这个手感还不错,手感就是你的触。包括对异性身体的互相接触,凡夫无始劫以来就是贪着这种身体的感触。在与外界的感触中,除了男女的感触之外,还有寒冷需要衣服、炎热需要空调等等,身体所感触的一切,只要对它产生一种执著,一种追求,一种欲望,痛苦就会无尽。所以我们需要呵斥触欲。
   在这里,已经把五欲讲得很清楚,色声香味触。每个欲讲下来,一个一个都舍弃了。这个时候,你的六根与六尘的感觉象脱离了一样,能不能生起这种感觉?眼根与色尘脱离,耳根与声尘脱离,鼻根与香尘脱离,舌根与味尘脱离,身根与触尘脱离,所有的一切欲望,对生命以外的要求都停下来了。
   在这种感觉中需要注意的是:佛法没有说把六根六尘都毁灭,我们从来不需要毁灭,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舍弃的心态。把这种心态带回家,你就会发现:丈夫或妻子会因此显得特别可爱,因为你不受他们影响了。有两分就享受2%,九十八分就享受98%,完全清静,这是一种智慧的、积极的、没有副作用的心态。这是呵斥了五欲以后所感受到的内心世界的宁静。
   第一讲是对外境的要求,要清净、要怎么样,其实这一切真的需要吗?你如果学会了不受外界的干扰,这就是呵斥五欲的要点和作用。修学禅定不舍弃五欲的干扰,是不会有受用的。另外,在理性认识上没有彻底把五欲放下,想解脱也是永远不可能的。所谓的“解”,就是把根尘的结打开,让根尘脱落,不再牵挂。解脱不在别处,佛性就在你的六根门头放光。为什么会放光?色声香味触法都不要了,这个时候看自己,眼耳鼻舌身都是很清楚的。你还会因此感受到生命呵斥了五欲之后的清净和觉照!这就是生命最完美的体现。
   好!我们就学到这里。阿弥陀佛!







上一页下一页·第3页·共4页

zt  2006.7.9 14:30:09    

(43-3)  显示次数:10634(8751+1883)     查看zt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四·摒弃五盖障
永嘉禅修班讲记之四·摒弃五盖障

上一页·第4页·共4页




达照法师

   各位同学:
   我们今天学习第四讲,摒弃五种盖障,简称叫作弃五盖。这个盖,就像锅盖一样,覆盖了我们身心本来具足的光明、清净、稳定、智慧的状态。可是生活中,我们的心却呈现出一种杂乱无序的混乱状态。这是因为各种烦恼覆盖了我们本来具足的这一切。其中最根本的烦恼是无明惑、尘沙惑、见思惑,这三种迷惑使我们无法进入真正的禅定。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会出现五种烦恼状态,比无明、尘沙、见思惑表现的更为激烈,它们一直折腾,掩盖着我们生命的自性光明。所以盖也叫盖障、障碍。就像一条菩提大道,有五重障碍堵住去路,你想通达无阻几乎是不可能的。
   学完五盖以后,我们会发现,为什么自己修学禅定少有进步,智慧开发不了,甚至学习世俗的知识、技巧都没有多大的兴趣,体悟不到生命的快乐。原因在哪里?五盖作祟啊!它是我们健康生命的大敌。所以要了解五盖的真相,然后发自内心的舍弃它、摒除它,以此来保障我们身心的健康和自由。大家看讲义:

  所言弃盖者,谓五盖也。
   一弃贪欲盖。前说外五尘中生欲,今约内意根中生欲。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已应弃。所以者何?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
   五盖第一个要舍弃的是贪欲盖,贪欲是健康人生最大的障碍。一个人如果贪得无厌,跟任何人在一起,都会遭到厌弃、舍离,甚至彼此结怨仇,因为贪欲的前提是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比如贪欲重的人,当他需要别人帮助时,顺心了他会认为理所当然,不尽人意时就跟你结怨仇,甚至在家庭中都会六亲反目,失去做人起码的伦理道德。贪欲有轻重两种:一种是善法欲,一种是贪欲。善法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贪,但善法欲会激发人积极向上。比如我们学习永嘉禅,希望身心健康有智慧,这也是一种欲,但这种欲是一种善法欲,它会促成我们身心的稳定,并对环境造成一种正面的良性循环。假如是贪欲,必然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一种伤害,这种伤害可能很微小,或者不为人注意,但时间久了,必然不为人所喜欢,因为这是一种恶欲。比如贪财,用正当的途径获取钱财,养活身心和家庭,过一种健康的生活,这是善法欲。贪欲就不同,希望得到、拥有更多额外的东西,贪财的念头一经生起,就偏离了正确合法的轨道,心中就埋下了负面的不良因素,一旦这个因素产生影响,整个身心就开始毁灭。
   佛经里讲,有一个国王的女儿非常漂亮,外出游玩时被一个捕鱼人偶然看见,心生恋慕,于是他荒废捕鱼业,天天跑到国王女儿住的地方希望见到她,直到病了还恋着她。渔夫的母亲心疼儿子,迫不得已到皇宫去卖鱼,并经常送鱼给皇帝的女儿,希望借此机会能让儿子面见女孩。得知真情后,国王的女儿很慈悲,与老人约好那天她要去某神庙烧香拜神,告知捕鱼人躲在天神像的背后见她。这个庙的天神是很灵的,这一天他知道国王的女儿前来朝拜,不能让捕鱼人对她有非份之想,他用神通让躲在天神像背后的捕鱼人睡着了,女孩来到神像后面怎么推他也不醒,结果她把自己身上的珠宝、璎珞都留下来后就回去了。捕鱼人醒过来看到这么多珍宝,知道皇帝的女儿来过,悔恨自己错过机会,越想就越难受,以至欲火焚烧,这个欲火从心中烧起,烧烂了心,烧焦了皮肤,以致死亡,死的时候像被雷电击中一样。可见欲火焚烧的厉害!贪欲心严重的时候,心会灼热得火烧火燎,就像蚂蚁爬在热锅里,越爬越会掉到热锅中心。
   佛经里另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出家比丘尼。出家人本来应该是持戒清净的,但这个人欲望很重,不想受淫欲戒,不但不想受,而且没有正知正见。有一次她欲火中烧的时候大放厥词,认为佛制戒律不杀生也有道理,因为众生都爱惜自己的生命,不偷盗也有道理,不淫欲却是没道理,说淫欲是两厢情愿,为什么要制这条戒?说这话时,她马上就从女根部位生出欲火,烧坏了身体,地上裂开一个洞,她当场就身陷地狱。在印度就有这么一个地方,玄奘大师去过,回来后写的《大唐西域记》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洞,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测量不到洞底有多深。说这些道理是让我们明白,当严重的贪欲生起来的那一刻起,首先损害的就是我们自己。
   贪欲和善法欲,我们要分清楚,善法欲是一种必需的身心欲望,它是健康生命的保障,假如没有这种欲望,生命会无所事事,甚至会枯萎。所以健康的善法欲,不会覆盖我们心灵的智慧,只有贪欲才会覆盖。我们这里要舍弃的,是在禅法修行中生起的这种贪欲。它的内容有很多,主要有财色名食睡。前面讲的呵五欲,呵斥的是外在的五尘,现在指的是我们意识中生起的这种强烈的欲望,如贪财、贪色、贪名、贪吃、贪睡等等。如果打坐时生起的念头是为了更好的入定,这还是属于善法欲。假如杂念纷飞:应该多赚些钱改善家庭生活、或者做更大的事业,应该多弘扬佛法……这就变成了一种贪欲,使善法欲走向了反面,促成了念念不停的“贪”。善法欲应该是良性的、正常的,它与贪欲的连接点要有一个适度的把握。
   欲界众生有三种欲:食欲、色欲和睡欲,其中色欲是最主要的。古人认为:食色性也,男女饮食是人的天性。佛法告诉我们,欲界众生,要想进入四禅八定,必须把欲界一切都放下,可我们总牵着世间的男女情事不愿放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追求世间之乐,禅定之乐就难以成就,如果放弃世间的欲望来成就法喜之乐,从四禅八定的角度来说,完全可以实现。一些在家居士,特别是年轻人坐禅的时候,能够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的状态和感受,对世间的淫欲之乐就不会去贪求。学习大乘禅法,不坐禅,不在初禅、二禅的时候,还可以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只要不贪着这种“天伦之乐”,解脱就有可能。永嘉禅法就有这种精神,可以使我们生命于内在的层次上得到超越。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用害怕舍弃这个欲盖就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这里讲的“盖”,用禅定的话来说,是指禅修、入定的时候,这个欲望生起来了怎么办?所以要有一个正念现前:世间的贪欲如果念念相续、旋转不停,它就会覆盖善心。这个善心包含了禅定的法喜和感受,如果对善法生不起轻安快乐的感受,那是因为贪欲在念念相续。知道欲望生起来,必须在心中毫不犹豫地把它舍弃。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世间的人如果欲望过重,会把身体烧坏。比如一个人淫欲过度,他的脸色一定会发黑,为什么?太重的欲火烧焦、烧黑了正常的肤色。在人体容易刺激、欲望重的地方,皮肤的颜色就会显的黑一点,这就是欲火燃烧的现象。如果心时常处在欲望中,也会被烧成黑色,以至失去正常人的伦理道德。
   我们要有这样一种认识:让生命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必须把负面的、覆盖身心健康的贪欲彻底舍弃。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我们应该尝试着学会把贪欲之念转化成善法欲。禅定之乐较之世间的淫欲之乐,肯定是更加高级、更加全面和深刻!有了这样一种认识上的转变,就容易转贪欲为善法欲,把强烈的欲望变成求善法的动力,这是舍弃五欲一个很好的方法。欲是种种恼乱的住处,执著这个欲望,想清净、安住于禅定之道,是不可能的。

  二弃嗔恚盖。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故生嗔恨,嗔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嗔觉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
   嗔恨是第二个覆盖我们心性的恶法,是失去佛法的根本。佛经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心生起,所有的障碍之门都打开,并烧毁八万四千功德之林。所谓:只见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心里一着急就嗔恨,多少功德都会被烧掉。看嗔心重的人就是这样,说话很容易得罪人。
   嗔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顺理嗔、非理嗔、诤论嗔。顺理嗔是自己有道理,别人没道理,然后你心里着急,非要把道理说个清楚,非要把事实弄个明白!昨天遇到一个人,说自己脾气大,嗔心重,但他又认为自己是顺理嗔:我有道理,别人没道理。天下会有一个认为自己没道理的人在那里发火吗?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像女孩子就经常会跟丈夫闹一下,她不闹那个嗔火发泄不掉,小闹是撒撒娇,大闹就麻烦了,会伤害到丈夫的。
   我们在坐禅中,如果嗔心太重,引发的后果是非常严重可怕的,特别是修禅定有受用的人,嗔心会直接影响环境和健康,严重的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城市。嗔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毒素,如果坐禅中嗔心生起,根本就无法入定,更谈不上坐禅功德。所以要放弃这样一种嗔毒。尤其是女众,担负着相夫教子的重任,真正具备母爱与慈悲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母亲嗔心很重,她的儿子绝对健康不了。妇女怀孕期间、哺乳期间如果生起嗔恨心,孩子肯定会生病。过去有一个母亲,精心喂养一个孩子,结果这孩子死掉了,母亲很痛苦,就去问印光法师,自己没干缺德事,祖上也善良,营养也够,为什么孩子会死掉?印光法师就问她:你是不是每次都是生气时给孩子喂奶?母亲证实都是夫妻吵架时,孩子哭了抱过来就喂奶,而那时也正是生气的时候。印光法师告诉那母亲:孩子是被你的奶水毒死的。其实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这个道理:两只体检都健康的白鼠放在一起,一只喝生气女人的奶水,另一只喝健康母亲的奶水,三个月后,喝生气奶的老鼠死掉了,另一只健康如常。这个例子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嗔心的毒性。一个人当他充满嗔心的时候,整个血液都是有毒的,特别是肝脏最受伤害,心火太旺了。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嗔心是失去佛法的根本。如果制服了嗔恨心,佛法就会在心中根植。
   凡夫都有自己的处世标准,并认为这个标准总是对的,不符合这个标准就生气。要知道凡夫的标准是局限的、不究竟的,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佛法,很多时候会造下诽谤圣贤,诽谤正法的恶道因缘,并因此失去佛法的利益。贪欲重堕落的还只是饿鬼道,嗔心重堕的是地狱道,嗔心比贪心的后果更为严重。像八寒八热的地狱众生,在铁围山中,四边都是火,天天在那里喊着痛苦,特别生气。很多人就是这样,生气时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事后回忆总是后悔,一时之气造地狱之因,划得来吗?所以我们在修学禅定之前,要时时照顾自己的心,绝对不能生嗔心,禅修之外要修慈悲观来对治嗔心,这是法乐的冤家,善心的大贼。法乐是什么?是禅定的法喜。嗔恨心重的人,是无法得到这种法喜的。道理很简单,比如我们在打坐时,突然想到一件不如意的事,心生怨恨,随即就失去了禅定的快乐。大家共修很安静,一只手机响了,马上心里厌烦:怎么手机还不关!这时候嗔恨心已经扰乱了清净心,听到手机声,应该是心里很清楚,知道怎么回事,但不生嗔恨心,这就是智慧。
   我们讨厌别人,每一个微细念头的生起,都是嗔恨心,这是善心生起的大贼,什么是真正的善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是有大善的,不偏袒任何人,很公平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大自然,但是你能不能承受生命真正健康的东西呢?那是需要有一颗纯净的善心,而且不夹杂嗔恨心,一切善法都是在纯净的善心里才会得到展现和落实。最明显的就是家庭生活,经常会有一些居士,很善心的为家庭成员付出很多,然后带着嗔心,数落对方这样不行那样不行,结果对方既不领情,也不感恩。那是因为所做的一切善事里边夹杂着嗔恨心,所以善心最终还是被嗔心所障碍。造口业也是这样,只要心里还有嗔恨,自然就会造口业。心里讨厌某个人,即便暂时不讲,一旦有机会,肯定还会讲,严重的还会骂人,所以嗔恨心对于善心的生起是一大障碍。
   坐禅的时候,应该作这样一种思维:面对九种恼乱,都不生嗔恨。九种恼是什么?首先是恼乱我的个体;第二是恼乱我的亲人,杀父、杀母,杀亲戚朋友;第三是赞叹我的冤家,凡夫总是冤亲分明,本来赞叹与你无关,但赞叹的是你的冤家,所以你难过。对于修禅定的人来说,这些正好都是障碍。这里讲的九恼,就是指恼乱我的人、恼乱我亲人的人、赞叹我冤家的人,这三个方面的人都是我的冤家对头,而且每个方面都具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乘起来三三得九,称为九恼。由于九恼的缘故,产生嗔恨。嗔恨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留在心里的一种怨气,一种毒素,如果没有嗔恨,这个毒不会产生,有了嗔恨,怨气就会蔓延,所以叫埋怨。怨气不是一两天积的,它是嗔恨心慢慢培养起来的,一而再,再而三,到最后怨气冲天与嗔恨心共同成长。所以怨恨一旦生起,赶紧把它消失,否则就会心生恼乱。
   凡夫是很可怜的,别人骂你,诽谤你是希望你难过,结果你真的难过了,上当了。难过了又怎么样呢,报复对方让他难过,结果他也上当。人与人之间的吵架是这样的傻,互相间拿着“刀”去伤害对方,事实上每一次伤害,首先受伤的就是自己,自己的那颗心,如果是亲人,伤害的更是两重性。所以要修慈悲心,包括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家里更要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慈心会长养我们的善根,而嗔心则会覆盖我们的禅定之心。这里有一个修慈心的偈颂:
   何物杀安乐,何物杀无忧,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
   佛陀回答说:
   杀嗔则安乐,杀嗔则无忧 ,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这个偈颂的实际内容,是教我们要修慈悲、修忍让来消灭心中的嗔恨,令心地清净,使生命呈现出安乐、无忧、无毒的善性良性状况。修学慈悲,是消灭嗔火最有效的方法。面对一切众生,希望他们离苦得乐。修慈心要先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但愿父母师长离苦得乐,但愿兄弟朋友离苦得乐,发愿给一切众生带去快乐,当慈悲心成为我们心行主导力量的时候,嗔恨心就失去了滋生繁殖的土壤。

  三弃睡眠盖。内心昏闇名为睡;五情闇蔽放恣,支节委卧睡熟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如是恶法最为不善,何以故?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如佛诸菩萨诃睡眠弟子,偈曰:
   汝起勿抱臭尸卧,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灾害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临阵两刃间,尔时云何安可眠。
   眠为大闇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
   睡眠是第三种盖障,也是一种很独特的障碍。如果是贪心和嗔心,还能看得见,可以找到下手处,而睡眠则像毒蛇处在暗室,黑乎乎的很难抓到它。把睡眠称为盖,是指久睡昏沉会障碍用功。这里不是说要放弃正常睡眠,一天六至八小时的睡眠是没问题的。只是用功坐禅的时候还在昏沉想睡眠,那就成为一种盖,障碍你无法进入禅定法喜的状态。睡眠盖会断除今生后世的法乐之心,而法喜之心,很容易被它消溶。
   一般人修四禅八定,坐禅的时候精神好进入禅定,静下来后就睡觉了,睡着了也不做梦,什么也不知道,这种状态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但是禅定是不会增长的。假如禅定有一定的功夫,散乱心、贪心、嗔心就会少一点,睡眠质量也会好一点。做梦太多的原因是贪嗔太多,检点一下自己:梦境中出现讨厌的事情、想要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这些都表明贪心太重,如果梦境中出现恐惧、害怕、杀追等情景,则是嗔心太重。
   正常的睡眠不是盖,如果是放恣身心睡在那里,或是在坐禅中,生不起明了觉知的状态,这就是一种盖障,必须要舍弃。种种因缘要呵斥睡眠盖,是要我们警觉生命的无常,睡眠耗去了我们人生大半的时间,白天工作,晚上睡觉,中午还要休息。人生这么难得,却花那么多时间用于睡眠,实在是一大浪费和损失。
   如果昏睡心很重,要用禅镇杖使之觉醒。禅镇和禅杖是坐禅里面的两种法器,用来对治昏沉严重的人,使之警觉。禅镇:坐禅时,安置于头上,用以警觉睡眠之道具。《释氏要览》卷下说:“禅镇,木版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细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昏睡头倾,则堕以自警。”佛言一堕听舒一足,二堕舒二足,三堕应起经行。现在禅堂里面改用竹片切开一半,做的很光滑,放在膝盖上,坐禅时昏沉想睡就拿起来搓一下,让自己警觉起来。还有就是禅杖,坐禅时,用以警策昏睡者之杖。以竹、苇作成,一端用布等物包裹。《释氏要览》卷下记载:“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今则泛称僧所用之杖。现在禅堂里面改用香板了,昏沉睡觉时打香板,是让自己清醒过来,时刻处于觉知的状态。所以坐禅时睡眠是要警觉的,因为昏沉会覆盖自己的智慧。

  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二者口掉,好喜吟咏竞诤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名为心掉。掉之为法破出家人心,如人摄心犹不能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
   汝已剃头着染衣,执持瓦钵行乞食。
   云何乐着戏掉法,放逸纵情失法利?
   既失法利又失世乐,觉其过已当急弃之。悔者,悔能成盖,若掉无悔则不成盖。何以故?掉时未在缘中故,后欲入定时,方悔前所作,忧恼覆心故名为盖。但悔有二种:一者因掉后生悔如前所说,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复忧。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若有二种悔,若应作不作。不应作而作,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第四是掉悔盖,掉是掉举、散乱。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走路时手臂随随便便的甩来甩去,好象随时会被丢掉,散乱的心也像甩动的手臂随意晃荡,就像女孩子逛街,心神散乱,到处游走,没有一个主心骨,这是心逛。口掉是什么?随便聊天,就像现在的网络聊天室,经常上去聊一些乱七八糟、五欲六尘的世间之事。所以掉悔盖很容易成为障道因缘。
   悔是后悔,如果只是掉而没有悔,还不称为盖。逛街也好,聊天也好,东想西想也没关系,想坐禅马上收摄回来,世间的一切我都放下,而且也不后悔,好好坐禅就行了。但是很多人往往不是这样,瞎忙乎了大半天,一到晚上坐禅,心里就感叹:疯疯颠颠,又过一天!然后开始后悔:明天一定要好好工作、好好修学。结果坐在这里懊恼后悔了大半天,下坐的时间也到了,明天呢,继续散乱。
   悔盖是指犯了戒以后,得到一定的法来忏悔。比如说我们杀了某动物,或起嗔心打了人,心里很懊恼,觉得应该忏悔。在如法忏悔的过程中,心理上就要把它放下,如果放不下,这个悔恨就一直还留在心中。假如我们做错了一件事,感觉对不起人,耿耿于怀,难以释放,这个悔已成为一种毒、一种盖,盖住了智慧和善心,所以必须放弃。或者说这个悔是忏悔,而不是后悔。忏悔以后,将来一定不再做了,心里已经放下,这是忏悔。忏悔得清净,清净得安乐,这关键的一点我们要知道。
   悔有二种:第一掉后生悔,做了不如法的事情后生起了后悔之心;第二,有大罪过的人,经常怀恐怖畏惧之心,悔箭入心坚不可拔。总觉得自己愧对别人,或者别人愧对自己,这样的悔盖,会让你一生没有机会入禅定,所以一定要把一切悔恨之心都放下,让心灵进入一个纯粹清净的状态。

  五弃疑盖者。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譬如有人,入于宝山,若无有手,无所能取。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
   第五是疑盖。我们的怀疑总是很多,怀疑佛法,怀疑三宝等等。因为对佛法生不起真正的信心,犹豫不决,所以得不到清净的感受。比如我们共修三皈依,一点怀疑都没有,对三宝生起绝对的信心,身心马上会感受到清凉自在,这种感觉在生活中随时生起,功德就会随时增长。如果对三宝生不起绝对的信心,恐怕你还有疑盖在里面。障碍我们信心的疑盖有三种: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闇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
   第一是怀疑自己,很多人对自己的善根不是很了解:看看今生也没怎么学习,平常又那么散乱,坐禅怎么会得定?这么一想,注定你不可能进入真正的禅定。怀疑自己的人,修学佛法永远得不到利益。记住这句话:既然你有机会听闻佛法,哪怕只听到一句佛的名称,说明你的善根已经非常深厚,只要认真修行,肯定能成就,要给自己一个充分的肯定,稍有怀疑,就把自己障碍在门外了。
   二者疑师,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金,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
   第二是疑师,怀疑师父教授的法,会不会有问题:看看他自己都没有入禅定,都是这个德行,哪能教我入禅定?这种怀疑一旦生起,必定障碍你入道。因为无论是谁教你学法,有丝毫的怀疑,就不可能得到法的受用。大家既然有机会来到这里学习,那就不能有怀疑之心。不是说我怎么样,我是一个臭皮囊,但这里面有金,为了贪这个金,这个臭皮囊的臭呀,也不要嫌弃。疑师是属于傲慢的习气,明明是教你的人,还觉得他不如你。小时候,我上小学的那些老师,教我的普通话不准确,致使我以后讲普通话也不准确。有一次我对一个同修说,我被小学老师害惨了,他们教我普通话不准确,讲成现在这个样子。那个同修很有道德,他呵斥我怎么可以这样否定师长,小学老师如果没教你,恐怕你连普通话都不能讲,现在能讲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千万不要看到老师有一点德行上不圆满的地方,就对他失去信心。对师长的信心是为了圆满自己的心行,是自己心中一份诚信的表露,如果这个世间的人都重信用,我们的生命就会展现一个重信用的世界,如果你对世间的一切都无所谓,那你的生命就没有诚信可言。为自己修学禅定着想,对现在传授佛法的老师要生起恭敬心,因为这些法都是佛陀说的,与佛法没有任何违背。
   三疑法。世人多执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犹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义如偈中说:
   如人在岐路,疑惑无所趣。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见疑从痴生,恶中之恶者。
   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定实真有法,于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惑,死王狱吏缚。如师子抟鹿,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当随喜善法。譬如观岐道,利好者应逐。
   第三是疑法,如偈中说:如人在岐路,疑惑无所趣,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我们对于所修的法,产生了怀疑,哪怕有一点点怀疑,这个法就跟你不相应。如果你对这个法没有丝毫的怀疑,很快就可以相应,特别是修禅定的法,信心是很重要的。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我们前面讲的修学永嘉禅二十五个基础条件,如果你不重视这些基础条件,不觉得它重要,那你以后肯定不会有牢固的修学基础,没有这种基础,修学禅定怎么可能稳步深入?!
   诸位现在好好的观察一下自己,你对所修的永嘉禅法有怀疑吗?有信心吗?经常会有居士向我问法,我会反问他们:你对自己现在所修的法有信心吗?如果觉得好,那你就不用怀疑,坚定不移的修。不能今天修这个法,明天另一个师父说那个法好,马上转变,结果张三李四的法把你修的团团转。甚至有些人他自己不修行,可能刚刚入门,听说某地方一个活佛好,去看看他的法也很好,马上转风向又跟着去学,这就是对法的狐疑,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入佛门以后,首先就有一个最简单的法,师父会教你心乱的时候,静下心来念念佛。念佛就是一个法。除非你真正遇到一个可以生起信心的上师,坚定不移的实践他所传授的法,如果你仍然狐疑不定,麻烦就大了。我就遇到这样几个人,开始很有信心,希望他从基础做起,打好地基,结果他修了几次,好象没什么感觉,然后就放弃。这样一放弃,以后遇到第二个善知识,就要发双倍的功夫才能生起信心,第二个善知识再怀疑,他的法你再次放弃。以后遇到了第三个善知识,你起码要花四倍的功夫才能生起信心,所以善知识传授的法越多如果越没信心,最后一点受用也没有。
   要知道遇到法是很困难的,大家在修学禅法的过程中,打基础的时候要重视基础,使自己的心时刻处在法的状态中,按这个法的要求去做,做的过程中,看能不能进入这个法的状态,并且要不断反省,为什么不能进入,不能进入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总结了以后,在生活中就按法的要求去做,以一种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最后来总结一下,我们坐禅的时候,必须把这五盖去除掉的。看看有没有负面的贪欲留在心中?财色名食睡,特别是色欲,在打坐中有没有生起?如果有,马上舍弃它,让它走开。第二个,有没有生起嗔恨心?坐禅中有人恼乱你,有没有嗔恨?第三个有没有睡眠、昏沉,如果有,赶紧振作起来,不能再昏沉。第四个,有没有后悔自己以前做错的事?第五个看看自己有没有怀疑?实际上这个最重要,是前面的几个盖导致了你的怀疑,如果你坚定不疑,今天很辛苦,那明天休息好了,也不会受影响。这三种怀疑:疑自、疑师、疑法都要立刻断除干净,信自、信师、信法等三个信心都要生起。
   去除了五盖以后,我们生命的状态就像即将破壳而出的小鸡,就要孵出来了,但是鸡蛋壳把你束缚了,怎么办呢?把蛋壳啄开,让生命呈现自由、开放的状态,于是你马上会进入一种清新的禅定境界。
   好,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阿弥陀佛!






上一页·第4页·共4页

zt  2006.7.9 14:31:01    

(43-4)  显示次数:11010(9094+1916)     查看zt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4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九山八海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