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历史文章   »论题组:995  2001.6.6 8:44:15   法华微信 注册
 涤华禅师行略(1)〖閒雲〗(6.6 7:47) (1703)
 顶礼!〖桑吉〗(6.6 8:44) (1683)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涤华禅师行略(1)
涤华禅师行略



相识涤华禅师始于一九九二年五月来山闭关。闭关期间,自然是无缘相见。然禅师之《金刚经注解》与关房中所著《心经感 般若觉合刊》,有缘拜读,深感禅师著作见解独特,功底深厚。
一九九三年八月十五日,禅师出关后至一九九六年三月圆寂前,见面机会颇多,对其了解却甚少。每每为古之禅师行谊感动不已,而忽略了眼前禅者风范。当禅师离开我们时,其种种异相,一时间佳话遍及金山寺。
世间任何一种宗教,在时间上得以延续,在空间上得以扩展,我以为教徒的自律、自强、奉献是极其重要的。无论信奉那种教派,都是不可或缺的。佛教传入中国近二千年,无数的高僧大德,尽行寿勤奉持,宏扬传授,光大宗门,在佛教史上留下了他们极其光辉的业绩。今天,当我们遨游僧传之际,不仅对高僧行谊百般顶载,对记录、整理、编辑、流通的诸大善知识更应和南致谢!是他们的辛勤,是他们的智慧,延长了往昔圣贤的绝学;延长了大德高僧的精神;延长了法界众生的慧命。
日前,徐巧道先生转来涤华禅师众弟子编辑的《涤华禅师行略》,得以拜读,获益良多。弟子们的如是记载,必能利益群品。这是一部有益于身心修持的好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借此深入佛法的奥海,参透人生的真谛。了了数语,不名为序。

金山江天禅寺心澄和南

目录

第一章 宿植慧根 童年出家
第二章 离寺入俗 不失佛学
第三章 四八绝俗网 复登三宝地
第四章 严谨守戒律 净染不沾尘
第五章 雄壮入山林 遍访德高人
第六章 苦度三春秋 注解金刚经
第七章 《 金刚经注解》出版问世难
第八章 闭生死关 著般若觉
第九章 大事尚未了 更进最上乘
第十章 开示弟子 婆心切切
第十一章 本地风光趣 自在了应身
第十二章 荼毗得舍利 头骨上有“泰”
第十三章 平平常常 一切无求
后记
笔者的话

第一章 宿植慧根 童年出家
释涤华禅师,自语无名僧,俗名杨国焘,江苏淮安人,生于清宣统已酉年腊月初四亥时。一九九六年农历三月十一日午时,寂于镇江金山江天禅寺,寿腊八十又八,僧腊四十年,法腊三十八年。
生前著有《金刚经注解》,出版七次;《心经关房感 般若觉合刊》,出版两次,海内外广结善缘。一九九五年末又开笔《六祖坛经释义》,写到二十页而绝笔。
师幼年家境富庶,有瓦屋十间。其祖父独资开布业,雇佣店员、学员、工友多人。父亲杨隆生,母亲杨杨氏,继承祖业。世代为人正直善良,心地宽厚,众善奉行。
师父童年就爱护小动物,从来不伤害它们的生命。小时侯就吃素,并反对家里人吃荤。一次家里买了二斤肉,师叫人用铁棍把切肉刀砸坏了,不准今后再买肉。凡见桌子上有荤食,即哭闹把桌子踢倒,不让家里人吃,致使全家人吃素。据其胞妹润德回忆,师小时侯走路,总愿低着头,不说话。凡看不惯的事,就发脾气闹人。特别反对世间迷信、跳大神、算命打卦。每逢春节,家里人刚把对联贴在门上,他非要撕下来不可。谁也不知他的用意,父母只好随顺从事。小小年龄志气大,想办甚麽事,不怕苦,一定要去完成。十岁左右,因邻妇替小女叫魂,师答“来了”,本是一句戏言,师由戏言而生疑,即疑自己魂魄失掉于彼处,从愚而成痴,其名为精神错乱,其症甚严。父母为其求医用药,祈神问卜而允愿,毫无效果。时有媒婆来舍提亲,师复加大闹,意欲无婚,能作上仙,如是三年日夜不安。后欲出家学佛,其疾复加严重。父母无法,只好送师至某寺作沙弥。入寺后其闹即止,微有少许之疑。至十五岁,意欲到宝华山去求戒,他师父说:“宝华山生活艰苦,你父母又心疼割舍不下,还是到金山、焦山去受戒吧。”师一定要去。尊师命师兄护送,俗家亦使一工友陪伴入山。师年十五岁,诈称二十岁于宝华山慧居寺受具足戒。为以后修行悟道播下菩提种。

第二章 离寺入俗 不失佛学

师父得戒后,其病即愈。据其胞妹说:“涤华师父在家排行老三。生性诚实、孝顺、正直、色欲不沾。他出家后,父母心中时时忧虑想念。当时祖父母有意让孙儿还俗,继承家业。”是年师祖父七十寿辰,家中上搭彩棚,下铺地毯,开锣而唱戏,酒席丰满。涤华师随他师父同来祝寿。涤华师因此生凡情而退道,追求富贵,舍僧而作俗。师慈父请其姑父作教师,每晚即来,教读一时许,晚餐后姑父回家,日日如是 。至十七岁完婚时,姑父亦辞教而回归。因甚鲁拙,连三字经亦不能背,后同妻自学,经常查字典,有难查之字,不耻下问,数年之间,妻识字快三千,师亦如是。二十岁入布店任出纳管帐目等职。至中日战争,家境由富逐渐转弱。日寇侵入时遭损失,其店关闭而散伙。师做小商,为养家糊口。时在旧书摊上请得许多佛学经典,师又转凡情而念圣意。至解放时,师父的母亲病故,祖母与父及妻小合家常斋念观音。后祖母去世,不久慈父离世间。为谋生计,学会箍桶,每日上午挑箍桶担儿沿街喊箍桶吧。挑担与箍桶时兼念观音圣号。有闲或念《心经”》与大悲咒。下午回家专研佛学,多年如一日。至三十一岁(一九四零年)更为用毛笔抄写大乘《妙法莲华经》,一字一拜,几年中无间断。后来参某寺某长老,言及此事,长老言:“一字一拜是念,而不可写,若写其心难归一。将写时,向经拜几拜,写毕再拜为善。”师如是奉行,千日如一时,而无懈怠,后渐渐解悟经中之妙义。
师四十三岁(一九五二年)发心,春节在本房间内闭关三日,专念阿弥陀佛。在闭关期内,不箍桶、不出门、不开口说话、不写经、不理会一切事。妻送饭食等,用反手指弹房门三下,开门接饭等,复关其门。至初四日早晨为圆满日。一九五三年春节闭关七日;一九五四年春节闭关十四日;一九五五年春节闭关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为圆满日。晚间入妻房过宿,于夜梦中,如西游记上磐丝洞口,七情迷本境界,师遇一女,由腹中吐出白色情丝,粗如手指,绵绵不断,将师周身缠缚无数道数,师无法解脱而惊醒(小史若伪,师言他当堕大地狱)。从此以后,淫心逐渐绝灭。于一九五六年春节闭关二十八日,在最后夜中,于梦中到某宝所,其宝所前广大而平,皆是七宝合成。七宝地上生大莲华,多色多光,其数无量,大如车轮,微妙境界无穷无竭。宝殿两山,有七宝阶,师沿阶而上,其台阶中有只小狗,汪汪喊叫,惊醒美梦,方知贪心所现。于二十九日圆满日清晨,妻送早饭来时,双方失手,将饭碗落地而碎污,即时悟得其义,因此而决心重返佛门。

第三章 四八绝俗网 复登三宝地

一九五六年农历二月初八日,师父法信两封,一封寄普陀山法雨寺;一封寄云居山真如寺。承蒙虚云老和尚亲笔来信,使师到彼山出家,而嘱师将粮油户口一起带去。当地派出所不允许迁出,师将虚公来信拍成照片三份,一份呈县;一份呈镇;一份呈派出所,没几天批准迁出。师父送妻与八岁次子,乘轮船到上海,投女儿家就食。多亏女婿俞仁大、女儿杨淑兰多年的辛勤护持,帮助师父成就了道业。彼时女儿在上海里弄中当居民委员会主任;长子在本地高等师范读书,吃住由校负担。家中房屋四间与院落等租出。诸事就绪,别无挂碍,师离别故土,到云居山见虚公,复登有相三宝之地矣。师是年四十八岁,欲拜虚公为度师,虚公说:“当不忘旧,仍依故师。”一时云居山大寮下(即厨下),虚公见狗食盆中有半碗白米饭,问是谁倒耶?饭头出面说我倒的。虚公说背因果耶。该饭头从狗食盆中双手拘饭,就口吃尽。虚公命在禅堂挂牌云:某某比丘,已悟证双辉。本山有一猫一狗,其猫喊花,深山无别猫,其猫喊叫绝食而死。
师入山数月,冬某日起打禅七。时虚公在堂云:1。无上甚深微妙法。是最高无上广大无比之法。2。百千万劫难遭遇。是无量生死劫中难遇到之法。3。我今见闻得受持。是今天见闻佛法,能信能持。4。愿解如来真实意。是愿意解开如来微妙法。虚公言说至此,禅堂内有多人掉泪。所谓德高而望隆,如有一言半句,皆能感动人心。师复加解如下,以明其义:1。无上甚深微妙法。打禅七是微妙法。2。百千万劫难遭遇。即千生万死,难遇到这样的禅七。3。我今见闻得受持。我等今日见到闻到如是禅七,如是庄严,以及虚公说如是法,我等当受持而无相。4。愿解如来真实意。愿解佛说,凡是有相有执皆是虚妄,我等在无相无执中,以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施于众生,亦无慈悲喜舍施诸众生之相执。仍有许多解法,当依虚公所解为圆通。此四句偈系《法华经》中某天王赞佛之偈,后有大德搬入诸经之首,亦善。参!师在禅七中,早去迟退,常见几人端坐不退,师甚疑。师在广单中睡,有日夜中小解后入禅堂,见几人仍坐禅堂,方知坐通宵者。师同彼学未曾学透,有时仍要睡。
第二个七中,虚公入堂,讲些戒律。主要无邪心、无欲性,即得果证道之捷径。
第三个七中,虚公入堂说,有一常人,其妻因病去世,其夫念妻甚切,每夜晚间,到荒郊伴妻幕而过宿。于某夜中,其妻来到面前,谈说分别之衷,逐携夫至彼家。交谈之际,忽有人打门,其妻言:我死后,嫁于阴府夜叉,打门者阴夫也,夫当躲避。即引夫至某处,见一口大缸,其缸口朝下,低朝上,妻将缸板起,叫阳夫入缸下坐,妻将缸放下,而去开门。夜叉入门向妻言,有生人味,当寻找。其阳夫闻言,很惊怕,失口念声南无佛,这时复有一鬼使进门,向夜叉言,阎王令我追你急回,有紧急事。其夜叉跟鬼使而去,言,待我回来再找。其阳夫脱难,妻送阳夫至墓旁,一推而醒。此一公案,仿涅槃经中之意。时有一比丘,到虚公座前长跪不起,虚公用香板痛打比丘一顿。当参!
第四个七中,禅堂有一比丘昏沉,巡香者用香板在彼肩上压了一下,彼惊而点头数点,对面比丘尼见彼点头,向彼付之一笑。其比丘向彼互笑而不止。因笑生情而动心。所谓禅堂佛心,不动即佛,动必招魔。巡香闻笑,从右复来此处,即时痛打其僧及尼。僧被打即闹,尼遭打而痛哭。其僧自言,我是你师,我有病,你不问我,将我饿死。尼言,我在深山作虎,你将我打死,复打死我子女,是你前生为猎之冤,因你动心,招我而来。虚公言,一人招魔,千佛难救,禅堂生魔,当散七,当打板跑香,不久打钟止步。虚公说,念佛是谁?谁答上及时挂牌。师见多人不答,自己亦不答。虚公自答,是个女人。师闻是义,即有省牾。虚公复言散七。禅七招魔者,由寺替彼等作堂佛事,超度怨者,离幽升善道
七散后,师问西堂,为何没人答耶?西堂言,答即生相。西堂复言,汝答看。师答是只狗子。西堂复言再答看,师复言是亲娘。复言再答,师答是清莲华。西堂言止。又言,汝愿作吾徒耶?师就地拜言,愿乐听从。西堂就势将大、二手指叉开,叉师头项,师猛起,用右手挥开西堂师叉势,既赐名某某。从此,师有二师焉。有日师箍桶,正在催箍,西堂师言:“箍紧些!”师起腿一脚,将桶底跺下。西堂师云,满天棉花,师答,无无亦非非。一时观音圣诞,师题词曰:观音诞,非观音诞,非诞非非诞。是止儿啼,亦非止儿啼,是名止儿啼。计六句呈于虚公,虚公复加两字,印可。师启请到鼓山补戒。
即一九五七年春,师到鼓山。知客师叫师吃晚餐去,师答持午。知客师说,云居山来者,皆善。于是师发心持一餐,与持坐。亦有词曰:“一餐救母难,不卧报佛恩。”师登坛得戒身披三衣,双目泪雨而痛哭。哭者,复得其衣而生感也。得戒后,在鼓山闭半关、持坐、持语、持一餐,三年如一日。圆满后,即开口讲话。没多时,复又持语。有某当家师,勒令开口,师而被迫说话,即离山到某处。至某处至文化大革命时,被迫至俗家。

第四章 严谨守戒律 净染不粘

文化大革命中,赶逐师等离开鼓山涌泉寺。其时,师无处栖身,更无食住,是故就宿儿家。其时大儿当小学教师,家中有屋数间。师本性清净,必须独住,于是在本宅院墙中另开一门,截断本宅。房屋只留一间,让师独住,很为清净。师以卖草纸为本人生活。是故上午卖纸,下午参禅、参学、跏趺与阅经。在多年内,犹于一日。在此期间,参学如下:师在梦中至某处,参济颠师,师问大德云:“何为最上乘?”济师言:“超出三乘以上者,亦名为佛乘也。佛乘者,无生亦无灭也,即与佛为一体者,姑且名为最上乘之发也。”复问:“以何法门能乘此乘耶?”济师言:“常阅《金刚经》,日久即能见也。”师于是常阅《金刚经》。从此向后,常乘大轮船到某处上学。学位是二十七号,常如是,非一、二、三、四、五次,问见甚麽?答:“乌金板上放光而已,别无所见,何者梦也。”
师严谨守戒律多年如一日。某日早,去大王庄草纸坊买草纸,时当正午,忽然起雷而下大雨,在附近某家躲雨。其家就是一人在家,其人是中少年妇女。其妇盛装而美丽,欲情毕露其面。她正在家吃午饭,留师吃午餐。师说:“我准备到大王庄草纸厂里去吃饭。”她说:“大雨不止,您就在我家吃吧。”师父见是素菜与小菜便说收钱就吃,她答好说。师于是就在她家吃午饭。其时,她发生情态,言语行动很明显有苟且。师即从身边拿出四角钱给她,她不要,她的作风即不可言。师将四角钱放在桌上,即冒雨脱离她家,她用手拖师,师力胜过她力,用手扳开她手指而出她家门。在不远处小沟边,有一踏水的破包车棚,师即在此棚中躲雨。不久雨止,即拔步奔大王庄草纸厂。后来雨过天晴,师乐意而回归。
解脱颂:
1,胭妆浓抹胜九天 身怀色缚捆诸仙
倘若迷失差一念 今日那能来闭关
2,雷雨试我真不真 实是如来应化身
倘生一念即九类 无生其心是慧心
3,五关六将当心闯 惟有此关最凶狂
五蕴六欲锦枷锁 斩关夺路道人心
4,倘若昔时失一足 焉能在鼓解金刚
无人无我无诸相 万相万物尽菩提
附两偈:
1,毫发无紊乱 亦无诸相执
无紊乱相执 大道在目前
2,行住与坐卧 无不见如来
空空无诸相 色色皆金刚
后来次子拆屋重建,他们逼母到师小屋内住,师即允许。当晚妻来住时,师叫妻在床前席地过宿,师在床上通宵端坐。天将明时,妻告别言:“从此永不来住,今晚我到儿媳房内过宿。”师言:“最妥善。”次日梦中,到一宝所,见正殿当中,端坐释迦牟尼如来,别无其他弟子等。师下拜,起身抬头观佛时,见韦陀尊者立于如来之前。师言老韦,余不拜汝,余拜的是释迦如来。是时尊者起身举步,绕于佛后,一时师见如来起身离坐,举步下阶。师跟从佛后,到殿外阶下,如来顺手拔草一茎给师,师执草而醒,即明金刚之义,而能开笔。师言,其义若伪,当犯大妄语戒。学者当思之。
师于文革后期,国家落实宗教政策后,住鼓山涌泉寺海会塔三年之中,曾遇到许多因缘,写于《合刊》,今摘抄几则以志之。
试我之心
余住海会塔时,有日深夜十二时许,有一青年妇女音声,来打塔门。余问何人,其妇答想住一夜。自言是福州市民,迷失归家之路,无法下山,求借一宿。余言:“我是男子,你是女人,不能借宿。”彼女哀求而说:“现时解放了,男女同住,有甚麽关系?”她同时用手推门。余手拿着一根粗木棍棒,向地上一掼而言曰:“你再说胡话,我将你打死,拖到山凹里喂狗。”彼女大骂而去。
结论:这是试我之心。若女防男者,仍当再严密而当心,更严格。当知:石头路,滑滑滑!
拾金
余住海会塔时,有一日,余在塔基门前,拾到一小皮包。即写一张招领书贴在塔门之上。其书云:今拾到一包,请丢失人来领。大约过十几分钟,有一男一女推门而入,向余叩头而言曰:“塔门前招领是您老人家贴的吗?”答:“是。”俩人复叩头而言曰:“您救我们俩人性命耶!”余言:“快起来坐下说。”彼言包内钱是我们准备结婚用的,是我们俩人的生命耶。余说你们不要急,皮包在我这里。复问你们有证件吗?答有。包内有三张结婚照片是证件,另外,我们都有工作证。于是他们俩人将工作证取出,送到余面前。师问包内有多少钱?彼答人民币两千元正,零钱在身边。余将皮包打开时,他们又向余叩头。余说不要这样。取出照片一看,的确是这俩人。取出现币点大数是两千元正。余即时交给他们俩人,并说:“你们下次要当心耶!”他们俩人问:“要多少钱酬谢耶?”余言:“分文不要。”他们连连叩头。余言不要这样。他们俩人感谢而下山。所谓救人之急之心不可无。无我相者,是无贪心相也。倘生贪心相者,彼岸虽在目前,万死万生也不能到也。
颂言:
1,救人之急如救火 倘生贪心畜生心
贪心即是九类种 无贪洒脱为贫僧
2,贫僧应当贫到底 七宝如山是罪魁
如如不动真法性 如如不动本觉心

第五章 雄壮入山林 遍访德高人

文化大革命渐渐结束期间,由党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恢复宗教条例实施之下,师于是时,而至高旻参西堂,西堂言,汝从何来?师答从某处来。彼言,某处离此数百里,一路上凸凸凹凹,可带一根拐杖来。师答,已甩了。师回忆,至今仍然未甩。即是未证言证,大妄语成,千劫莫能证,希诸后学勿可为。若大妄语成,是佛逆子,亦名罪魁。师复至焦山,又到金山江天禅寺,一时,有俩比丘尼,因闲事口角不休。此二尼常念普门品,师插言曰,二位大德,普门品中说,黑风吹其船舫,飘坠罗刹鬼国,二位会麽?二尼异口同声言,您会麽?师言,就是你们。二尼醒悟,同向师顶礼。甲言我等因争嘴而得醒悟。乙言我今方知佛法在世间。师言汝等如是,我亦如是。师以后到南京又至栖霞,到九华而至庐山,到江西至云居,到北京广济寺见赵老与正老。一九八二年冬,行脚至五台山时,身上没有棉衣,饥寒交迫,幸遇鼓山晚融老和尚,慈悲地送给师一件棉衣,得以度过严冬。后至青海,沿途之上诸寺院中,有的是专修净土;有的是外禅内净;有的是专修密宗;有的是深入经藏;有的是好学多闻;有的是无门不入;有的是广修广学;有的是刚才恢复暂不留单;有的是不合条件,于是等别。师于是时,无法进单而能常住。在此期间,师受尽了千辛万苦,不可告人的窘迫。在无法常住之下,复至上海玉佛寺,一时见诸四众,在方丈室说机锋。某长老言,有甲乙者,甲言我是驴,乙言我是驴肚肠,甲言我是肠内粪,乙言我是粪内虫,甲问虫在粪内作甚麽?乙答度夏。甲言我请你吃茶。长者复言,谁再答上,某请谁吃茶。师见无人答,即答言不分别。长老请师吃茶,另送一本《传灯录》,以为志焉。此后,从玉佛寺而至南海礼观音而见自在,又到五台礼文殊。若问文殊真面目,无即无离即是真文殊。其他诸处甚多而繁。师在此窘迫之际,勉强复至焦山,依茗山法师而常住。其法师专讲弥陀经,师只能随缘而不变。每日上殿与念佛,师只能身随而心非。一时,释迦如来圣诞之日,师与大众同声合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圣号,其意感觉,声声投入师之真心,师于是时其心若焚,雨泪而弗止。可见昔时师之至难无有再难。彼时心犹如油煎,因此决心而离焦山,复到俗处。于是时至文殊庵,承老道姑留师闭关。入关至半载,关内外生障碍日复严重,无可制止,复延两月无法可解,是故,弗能弗解其关。后来,复至儿家一个多月,而去福建涌泉寺故旧处而常住,为扫地僧。
师作偈言:
1,学佛之人难上难 何况参禅复更难
而且余是纯禅者 此难难于一切难
2,今日至金闭常关 方满多劫最胜因
其因当得无我相 其义无相即无难

正法常住

閒雲  2001.6.6 7:47:40    来自:威海  

(995-1)  显示次数:1703(1214+489)     查看閒雲的所有文章 给閒雲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顶礼!

桑吉  2001.6.6 8:44:15    

(995-2)  显示次数:1683(1293+390)     查看桑吉的所有文章 给桑吉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星星?&悦铭萧德成?蕾儿妙莲华雷霞18772849944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1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