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历史文章   »论题组:17  1999.8.23 10:07:47  法华微信 注册
 法尊法师《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选录〖wise〗(8.23 10:06) (2114)
 道前基础之亲近善士〖wise〗(8.23 10:07) (2376)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法尊法师《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选录
  道前基础:听闻轨理、亲近善士、修习轨理、暇满。

下士道 
  念死无常
  三恶趣苦
  皈依三宝
  深信业果

中士道 
  希求解脱
  思维苦谛
  思维集谛
  十二缘起
  解脱正道

上士道 
  入大乘门
  菩提心次第
  仪轨受法
  学菩萨行
  布施波罗密
  持戒波罗密
  忍波罗密
  精进波罗密
  静虑波罗密
  般若波罗密
  四摄法
  奢摩他
  毗钵舍那


  “菩提道次第论”是宗喀巴大师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要义,循着龙树、无著二大论师的轨道,按“三士道”由浅入深的进程而编成的。“三士道”是任何一种根基的人,从初发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中间修学佛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此论内容就是对这些过程的次第、体性和思维修学得方法加以如理阐述。

  亲近善知识是修学一切佛法的基础,要亲近善知识才能趣入佛法,所以最先说。趣入佛法之后,就要思维有暇圆满的人身难得,才能策励自己,起大精进,修学佛法,所修学的,就是三士道。

  若不能脱离恶趣,就没有修学佛法的机会,更不能出离生死,成大菩提。若对于现世五欲尘(色声香味触的享受)贪求还不能止息,三恶趣的苦还不知怖畏,就更不能厌三界苦,勤求出离,所以最迫切的,也是浅易的,应当先修下士道。修下士道中,若贪着现世五欲,于后世的安乐就不能起猛利希求,于三恶趣苦也就不能生真实怖畏,所以先应思维人身无常,才能怖畏恶趣,由怖畏恶趣,才能至诚地皈依三宝,深信佛说因果道理,止恶扬善,由此才能远离恶趣。

  仅修下士道,虽能生人天善趣,终不能脱三界生死轮回,因此,应进修中士道。先思维生死总别过患,对三界生死生厌离心;进而研求三界生死的起因,是一切烦恼和有漏业,发起断除的决心;真正认识戒定慧三学是断烦恼的惟一方法,精勤修学,由此才能出离三界生死。若自己还不能厌生死苦,如何能发心度脱一切众生?若自己还不能出三界,如何能度一切众生出三界?所以在修上士道之前,必须先修中士道。

  修中士道后,进一步就该想到: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海,只是自己解脱生死,仍不能救度一切众生,为欲救度一切众生,自己必须成就无上佛果。由此发起菩提心,求受菩萨戒,学习六度成熟自身,修学四摄成熟有请,就是上士道。

  这三士道,是不论修或不修密乘的人都要修学的,故又称之为“共同道”。为欲迅速圆满福智资粮,在已能修诸共同道的基础上,应进修密乘诸道,即先依善知识受大灌顶,严守三昧耶及诸戒律。若学下三部密,当先修有相瑜伽,后修无相瑜伽,由此能得密宗所说得各种悉地。若修学无上瑜伽部密法,当先学生起次第,后修圆满次第,最后证得大金刚持果,这就是此论结构的大意。

  菩提道次第,是成就无上菩提必须经历的过程。修下士道不止为自求人天安乐,修中士道也不止为自求了生死,都是为上士道准备条件,所以都是菩提道的一部分,不过由于缓急、浅深、难易的不同,就不能不分出次第。不仅各大科有一定的次第,就是大科以下的细支,也有一定的次第,不可紊乱。但是,由于修前面各科,就更能引起对后面各科要求学习的心;学习后面各科,又更能促进对前面各科要求西、学习的心,所以三士道又是一个整体,要平等修行,不能偏废。哪一部分缺乏,就应该多修哪一部分,使其平均发展,不是各科孤立地前后无关,而是脉络的贯串,通体灵活的。

  摘自法尊法师著《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

——————
选自心智主页

wise  1999.8.23 10:06:09    

(17-1)  显示次数:2114(1503+611)     查看wise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道前基础之亲近善士

  一 善知识之相

  博朵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也就是说,有一个好的老师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了。尤其在末法时代,邪学纷纭,分辨正士大德与非正士大德,真是十分关键。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善知识呢?如论中所述,应具如下十种德相:

  1 调伏者,谓有持守戒律的功德;
  2 寂静者,谓有正定的功德;
  3 近寂静者,谓能观择真实义,有慧的功德;
  4 言教富者,谓于三藏,成就多闻;
  5 达实性者,真实证得法无我,否则教理通达亦可;
  6 德增上者,即不断向上增进德行;
  以上是善知识自身应具之德,以下是用以摄受众生之德:
  7 善巧说者,能善巧引导学人;
  8 悲愍者,不贪利养和恭敬,惟因慈悲而说法;
  9 具精勤者,于利他事业勇猛坚决;
  10 远离厌患者,能忍受说法之劳苦,而无疲厌。
  末法时代,众生业重福薄,能遇见具备如上全部德行的善知识的机会是很少的。经论中说,最少最少,应具备以上功德的八分之一,否则不应依止。
  以上是引导众生入大乘道之善知识德相,密乘金刚上师的十种德相为:
  1 功德高尚,持甚深戒,身口意三门功德具足;
  2 显密圆融,闻思修三慧具足,尤其要有实证的功德;
  3 具有一定的神通异能;
  4 善于现身说法,深入浅出,因人而异,当机传授;
  5 具无量悲心,能平等待人,视众生为母,以不忍心摄受弟子;
  6 持之以恒,性格坚毅,能耐坚忍,凡所有做,务必有成;
  7 善于论议,精通因明逻辑之理;
  8 精通密法坛城和各种法器表相;
  9 了解各种加行、咒语、修行助道,一一具足实习之修习;
  10 讲究仪表威仪,“虽不具相好,内德实充盈,外仪亦可表,慈咸而调绝,言少言必当,见者生钦敬。”
  寻求善知识的关键是要真心皈依三宝,经常启请三宝的加持,忏悔自己的过失。自心趋向正法,则邪魔也就不能接近,也就会得到善知识的教诲。

  密乘行人对此应特别谨慎,若非特别缘份,师徒之间一定要互观三至五年,否则确定师徒关系后再观上师的过失就会非常不吉祥,那时自心就会陷入极其痛苦的境遇,而难以得到解脱,更不用说金刚地狱了。所以一旦拜师,就一定要观师如佛,最起码也要对上师非常尊敬,而千万不要去观察上师的过失。

  二 弟子之相
  纵有如珍宝般大善知识在眼前,但若弟子不具备如下三种德相,不仅难以观见善知识的功德,反而有可能观功德为过失。这就不是具足根器的弟子。
  1 正住者,即无门派之见,不会贪着自宗,嗔他法派;
  2 具慧者,有智慧,能分辨善说正道和恶说似道;
  3 希求者,具有殷切的求法之心,听闻时心无散乱,对法和法师极为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
  三 如何依止

  大师在论中说,若诚心想修行的人,一定要常亲近善知识,但若不知依止轨理,有可能不生功德反生过失,因此,依止善知识之法极为重要。众生烦恼极其粗重,多不了知依师道理,知道了也不去实行,反而生起无量依师的罪过,对于这些罪过还难生忏悔防护之心,这是十分危险的!

  亲近善知识的意乐可归纳为四点:
  1 师喜即做,师不喜即止;
  2 魔障恶友,均不能令与师离;
  3 承担师尊的一切事业;
  4 承担之后的行持:
  任何苦恼不能转变自己的愿心;
  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
  断尽一切慢及过慢;
  即使所承担的事业极为难行,也亦勇于受持;
  师尊毁骂,于师无忿;
  于师尊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阿底峡尊者言:“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成。”对善知识的信心决定了成就的高低。经论中皆言应观师如佛,观师功德,则会增长信心。《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根增长,诸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发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猛利问经》云:“若从谁听闻受持...一句四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者梨。”

  总之,对自己还不是法器的行者,应调伏自心,成为法器;之后,应寻觅具德大善知识;再后,应全心依止,猛利随念师恩,观师功德,令信心增长而不失坏。若因烦恼炙盛,起寻师过之心,应尽力观师功德,念及可怕异熟等过患,而猛力断除之。

  参见《事师五十法颂》

——————
选自心智主页

wise  1999.8.23 10:07:47    

(17-2)  显示次数:2376(1669+707)     查看wise的所有文章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火凤凰心境一如??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