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  »论题组:526  »上层 »主题组:8  2023.4.5 11:18:46  法华微信 注册
 序章·寻源记 08:念〖Naji〗(3.21 18:17) (3.21 18:24) (3360)
 序章·寻源记 09 念(续1)〖Naji〗(3.22 17:07) (3432)
 序章·寻源记 10 念(续2)〖Naji〗(3.23 19:38) (3397)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序章·寻源记 08:念


梳理重点语汇的最初阶段,比解读“根”更为震撼的是读到经藏中描述身受心法四念住的四随观,以及随之考察的与念住关联的其他表达。

“念住(satipaṭṭhānāna)”在经藏中被佛陀屡屡强调,后世也一向高度重视。以第一个随观为例,汉译传统上流行甚广的表述,是如杂阿含所译“身身观”或“身念处”,中阿含所译“观身如身”,以及玄奘法师所译“循身观”。广为流传且依此展开实践的一种解说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而在经藏中读到的四随观按字面直译为:“即身 身随观(kāye kāyānupassī)……”,是个不符合日常习惯的表达。中文“观身不净”这样的无主句并不是没有主语,只是省略不说,读者自会补充,成为一句主动宾完整的短句。但是四随观原文截然不同,会引起一串问题:谁观?观什么?怎么观?……也很容易被添加上“正常的”主语,再把“即身”当作宾语,就变成“观身如何如何”,这也是常常看到的解说。然而读到这句巴利原文,麻叔和朝鸣兄的第一反应都是:“这很操作”、“这就不是在认知内容上的观”。

接下来考察“念(sati)”。从字典和通常的讲解中可以了解到,这词源自动词sarati(记忆),兼有唤起和不忘失的双重含义。念(sati),以及和它密切关联的念住、念身、念觉支等表述,在经藏中出现频率极高,其重要性也被佛陀反复强调。当然也是历代论师、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对象,产生了许多解读。这类重点语汇的含义,一般的字典很难囊括,我们照例是主要在经藏中寻找佛陀的解说。

在解说“五根”的《相应部48.9—10经》中关于念根的部分是这样的:“圣弟子具念, 具足至高念明慎,于久远言行亦能忆念、随忆念。”此前解读过根(indriya),这里念根可以大致读作“念之能”。而“念明慎(satinepakka)”又是一个有趣的表达。nepakka(以及nipaka)的含义包括谨慎警觉及敏锐明利,我们译为“明慎”。关于“明慎”的形象化表述,见于《相应部47.20经》中那个著名比喻:端着满满油钵穿过热闹人群而不能洒出一滴,“盈满油钵,即指念身”。麻叔的老读者可能熟悉“明晰” 一词,明为觉性不可遮蔽,也是念身或念住之特质,而相比于“明晰”,“明慎”更突出了保持敏锐警觉的主动。

发布于:2023.3.21 18:17:05    修改于:2023.3.21 18:24:06  
Naji  2023.3.21 18:17:05    

(526-8)  显示次数:3360(2753+607)     查看Naji的所有文章 给Naji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序章·寻源记 09 念(续1)
在讲盈满油钵的比喻时佛陀还特别提示,这过程中不能“放逸于外”。后在 《相应部46.52经》读到“念于内法和念于外法”,明确指出内外之别。佛法之念,可以直接读成“念于内法”,也是经里的“圣弟子具念”——经中经常以“圣弟子如何如何”标志内道独特的修法。念身为kāyagatāya sati或kāyassati ,其中“身(kāya)”的基本义为聚合,可以指身体,但远不止于此,很多时候用于非物质的聚合,如此处“念身”即是念聚成体;这里的“念”当然是指内道之“明慎念”。前面四随观描述的“念住(satipaṭṭhāna)”,其中“住”的字面含义为现起,念当然同样是内道念,而四随观,更是不放逸于外的内道之念的具体操作。所以这些不同的表述:念于内法、圣弟子具念、念明慎、念身、念住等,内涵一致,都是要发起明慎、维持明慎,当然程度上可以有差异。

回到念根的那句讲解,后半句“能忆念、随忆念”是常见到解释的,但如果只读到后半句而忽略了前面的“至高念明慎(parama satinepakka)”,就把佛门之念混同于庸常理解。此后当遇到具体案例,比如安那般那念,朝鸣兄特别提醒不能只读到“安那般那”,须要留意后面的“念”,这些地方正文都有细致的介绍。

Naji  2023.3.22 17:07:16    

(526-9)  显示次数:3432(2845+587)     查看Naji的所有文章 给Naji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序章·寻源记 10 念(续2)
四念住是念住的四个发起之处,但为什么是四呢?《相应部22.54经》对耳熟能详的“五蕴”作了讲解,有别于通行的解说。此经不是讲五类东西分别是什么,而是描述了一个动态的运作模式,识以其他诸蕴“为攀援、基础和立足而有执持,以爱乐的浇洒而增长、衍生,进而坚实”,将“色受想行”称为四个“识住”。也就是明确地把五蕴分为两类:“识”和“识住”。前文介绍“住和居”,提到大迦旃延讲解“家行”、“住所行”,也说前四蕴“为识之家,识为色界贪染束缚 ”。而解脱实践正是针对凡夫这种运作模式开展,“身受心法”四念住,是跟“色受想行”四识住匹配的,直接指向识与识住的纠缠处,在念住发起,也即明慎念发起、稳固的基础上挣脱。

不同的经文相互呼应,勾勒出佛门之“念”的不共之处。以sati(梵语smṛti)作为一宗之特殊用语是古老的吠陀传统,特指相对于天启而言的、人类传承下来的经教总集。佛陀使用传统用语,是在表达不同的含义。虽然沿用其忆持不忘、连续不断的含义,但更主要是用它表达佛门不共的修持“念于内法”,使得念(sati)化为佛门特殊用语。念(sati)绝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忆念不忘,当然更不是指念头、心念。现代英译采用mindfulness,译至中文为“正念”。以经藏的语汇,“正”就应理解为“念于内法”。无怪乎在明确内外念之别,并展开讲解如何做到“念善建立于内”的《增支部4.245经》中,佛陀以“统摄之念(satādhipateyya)”来强调念在修行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Naji  2023.3.23 19:38:01    

(526-10)  显示次数:3397(2841+556)     查看Naji的所有文章 给Naji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V MCheese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01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