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2009版区  »论题组:371  »上层 »主题组:6  2014.5.28 14:38:05   法华微信 注册
 这也是无奈,支持大乘是佛说的文章较少〖慕圣〗(5.22 0:30) (762)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正益〗(5.22 14:31) (870)
 确实〖慕圣〗(5.25 0:57) (937)
 我倒还好〖正益〗(5.25 17:41) (1034)
 说起这个,想起个事〖慕圣〗(5.26 22:18) (1168)
 佛菩萨如何为人说法的?〖正益〗(5.27 8:15) (1262)
 补充〖正益〗(5.28 14:38) (1270)
 种姓不同,因缘不同,自然立场不同,难以互相说服。〖正益〗(5.25 17:49) (948)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这也是无奈,支持大乘是佛说的文章较少
所以舍其瑕疵而贴,本身论述这个题目,正反方实际都做不到客观,只需要让迷信反对大乘言论的人察觉到还有另一种声音是他们没听过的,停止他们迷信的脚步,肯看下北传究竟在说什么,也算有点点价值吧。

慕圣  2014.5.22 0:30:55      

(371-6)  显示次数:762(596+166)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
先说抱歉,原本想好好回复圣兄的。

无奈,一不小心,搜到《略谈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说》作者的网站,其中一篇文章断言:將佛舍利當做一般藥丸(甘露丸)吃掉的當下,已經犯下出佛身血的地獄罪業﹗

鉴于对方是位尼师,所以……,我就不说什么了。

正益  2014.5.22 14:31:25    

(371-8)  显示次数:870(714+156)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确实
论述者都难免会带上自身思想的特点,从这点看也证明了孟子还是谁说的那话,尽信书不如无书,特别是现代人写的书,该文出现的瑕疵,在我乐观精神的解读下,看到的是反大乘者同样存在如此的弊病,所以以后如果谁谁反对大乘的话,可以就此攻击他一下,揭出其无法客观的地方,其力求客观的冲动就会受到一定冲击,劲头就不那么猛烈了。曾经碰到一些反大乘者,看他们的态度,其自信似乎就来自自以为客观公正,但没认识到其实他们的论据本身就有很多事臆测,一旦揭露并让他自己认识到原来他自己也不公正,他就不那么自信了,也就肯软下来听听不同意见的声音,当然我也会听听他们的声音,只是思考皈依这回事,最终都是让我多多的自动想到保护佛教,我的思考模是从佛教出发再考虑所谓的事实,而非用事实来反证佛教,因为毕竟目前掌握的事实很少,甚至对事实的认识也很有限,比如邓隐峰禅师从两个军队中间飞过,信吗?圆寂的时候又是倒立,衣皆顺体,信吗?还是自己想一个理由把他解释的更“合理化”,皈依嘛,还是尽量保护下佛教好了,毕竟皈依过了,呵呵
看正兄的话也能感觉到自己的信仰被否定时候的那种不爽,所以我这种反对情绪也是出自正常人的反应吧,同理我们就不能反对南传,但要破斥反北者对北传的偏见,而且就所看到的情况,反北的也就是一部分人,以我的猜测,大概这些人也多有点先锋精神,革命意志比较强烈并潜伏在内心深处,所以表面上是平和的追求真理,但实际却也有着顽固分子的精神在里面,具备这种特征的话,一旦听到一些个反传统的内容就不自觉的会被吸引了,这大概也算是同业相感吧,呵呵

慕圣  2014.5.25 0:57:17      

(371-10)  显示次数:937(827+110)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我倒还好
圣兄说:“看正兄的话也能感觉到自己的信仰被否定时候的那种不爽”

这一点,我倒还好,以前对甘露丸有偏见的文章也看过不少,最多是认为甘露丸不清净,倒还不至于认为吃含有舍利的甘露丸等于出佛身血。

好在之前在宗萨钦哲仁波切的开示中看到过一段:

“顺便一提 我试着不用‘小乘’这个字
因为小乘有点像是 大乘的沙文主义言词
真的不是个好词
我们真的应该避免用这个词
当我在缅甸时(别人)甚至看不出我是个佛教徒
我那是便服出游 那里有一个韩国和尚
他是非常死忠派大乘僧人
他也在上课 每一天 几乎每一天他都陷入麻烦
而那位比丘 那位(授课的)禅修师父 他实在非常坦诚
课程到最后时
他基本上真的就说佛陀 从来没有传过大乘的教法
然后有一天 甚至我也提出来
我假装不知道地问 那个叫做密续的又是如何呢
这位上座部的僧人说
‘噢 那是很邪恶的 其实是参杂着印度教。。。’等等
但我必须要跟他好好相处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我们(虽)被称为大乘的信众
那些声闻乘 上座部的行者 他们没有负担要证明
上座部的教法是佛陀的教法
我们却必须要证明(大乘是佛陀的教法)而且不仅是这样
我们还必须接受上座部的教法确实是佛陀所教授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讲授《远离四种执著》”

顺便说一句,我是从汉传净土法门开始接触佛法的,虽然后来接触多位藏地上师,但做功课之后都会为往生净土回向。

正益  2014.5.25 17:41:15    

(371-11)  显示次数:1034(946+88)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说起这个,想起个事
经上好像也经常读到过,说小根读到大乘会怀疑大乘的真实性,这个是佛在经中早有预言的,这类情况佛在经中是呵斥的,相应的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也提到证明是佛说的一个就有,小乘经中没有提到大乘非佛说,而刚刚想到的是大乘经提到小根或魔类会怀疑大乘非佛说,虽然默默的摈之不失为一种方法,不过宣明大乘的可贵似乎也是应该做的事,以前听妙境法师提到过这个,就说现在宣传这方面的人才较少,所以弄的好像真个大乘非佛说了似的,法师就提倡有人写点东西来说说这个事,我觉得这种态度很好,虽然表现的莽撞了点,似乎也是佛所赞许的,毕竟这也是赞叹大乘的一种吧,反正谁要说大乘非佛说,我是不太忍可的,除非面对面时避免打架就忍一忍了

慕圣  2014.5.26 22:18:12      

(371-17)  显示次数:1168(1049+119)     查看慕圣的所有文章 给慕圣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7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佛菩萨如何为人说法的?
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当年世尊、众阿罗汉是如何为人说法的?

《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又是如何为人说法的?

还有一堆话,暂时按下,呵。

正益  2014.5.27 8:15:58    

(371-19)  显示次数:1262(1157+105)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9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补充
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众阿罗汉能力有限,无法观察老者与佛法有何因缘,所以无法度化老者。世尊神通无碍,观察老者八万劫前曾念一句“南无佛”,因缘成熟,得世尊度化,出家证果。

《普门品》中: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为之说法。

所以,佛菩萨是观察众生自己的因缘、根基之后相应说法的,至于凡夫没有能力观察众生因缘、根基的情况下该怎么办,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先不说了。

正益  2014.5.28 14:38:05    

(371-20)  显示次数:1270(1181+89)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种姓不同,因缘不同,自然立场不同,难以互相说服。
“要证悟佛性,并不需要从别处或别人身上才能得到这种觉悟,也不是要去创造出来一个什麽新的事物,只要能将遮蔽住自心本性的幻想念头去除,就能证悟佛性。

而为什麽有些人能迅速开悟成佛,但有些人却得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才能觉悟呢?这种差异是因为众生种性不同的关系。众生可以根据无明烦恼的程度不同,而分为五种种性:

第一种是「断灭种性」。断灭种性的众生缺乏开悟成佛的善缘和机会,当然他们也具有佛性,但距离开悟十分遥远,所以他们几乎是断灭的。

第二种是「不定种性」。不定种性的众生业障浅,可塑性高,就像一块白布一样,可以染成各种颜色,因为不定种性的业障不重,所以容易受上师的影响,而成为和上师一样的种性。

第三种是「声闻种性」。声闻种性的众生具有开悟解脱的愿力,但因为他们的心量不大,故他们修行为自利,不为众生。

第四种是「缘觉种性」。缘觉种性的众生和声闻种性很像,他们都缺乏大愿要救度一切众生,然而缘觉种性的智慧极高,他们不需要善知识的指导,而靠自己的智慧,就能明了如何避免造恶业,如何修行;此外,他们喜欢独居在一些偏僻如森林一类的地方,而且由于他们很有智慧,所以傲慢心很大,他们不会想去寻求善知识的教导。

第五种是「大乘种性」。大乘种性的众生心中自然地便充满了慈悲和智慧,他们无法坐视众生受苦受难,故他们有救度众生的心愿。

无著大师曾指出断灭种性众生有五个特点:一、就算轮回再苦,他们也不感到难过或沮丧。二、就算他们知道诸佛菩萨的功德成就和殊胜特质,也不会生起信心,反而还会批评。三、即使他们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也不愿去帮助别人。四、无论做了什麽坏事,他们不会感到羞耻、惭愧。五、而就算他们看到众生受苦,也不会生起悲悯之心灭种性的众生一生都在造作恶业,伤害别人,并且乐此不疲,他们甚至还鼓励别人去造恶业、作坏事,故他们距离开悟成佛十分遥远。

不定种性的特质,就是可塑性高,如果他遇到缘觉乘人作为上师的话,他便成为缘觉乘,而如果他遇到大乘种性的上师,即成为大乘种性,他们是不定的,因其业障极浅,故很容易被塑造成各种种性的人;但不定种性并不是善变的,他们并不是今天遇上声闻乘的上师,就成为声闻弟子,而明天遇上缘觉乘的人,就成为缘觉弟子,後天又遇到大乘人,又变成大乘弟子;不定种性的不定是指他们在起初不确定属于那一种性,然而只要他们跟随某种性的上师善知识,便会十分坚定地奉行其教法,成为该种性弟子。

声闻种性的众生有三个特质:一、他们了解轮回的痛苦是极为可怕、难以忍受又不可避免的,故他们急于解脱轮回。二、由于急著解脱轮回,因此他们十分精进。三、他们非常畏惧轮回之苦,也非常执著涅盘之乐,所以他们并未想到要救度一切众生,无法将涅盘之乐分享给其他众生。

缘觉种性有六个特质,除了声闻种性的三个特质以外,再加上:一、他们具有极高的智慧:譬如说他们到墓场观死尸,当他们看到这些腐烂的尸体、骨头等等,便能以自己的智慧,思考为何有死?死是从生而来,而生是由业力因果而来,再进一步他们思考为什麽会有这业力因果,于是他们了解到这是由于无明幻惑而来,无明众生迷惑造业,於是受生,因此他们发觉避免受生的方法,就是不造作业因,而这些都是缘觉行者靠自己的智慧所体悟的,而非藉助善知识的教导。二、即使他们有上师,也是秘密师承,不愿和别人分享。三、因为他们具有大智慧,所以傲慢心很重。这些是缘觉种性的特点。

和一切凡夫比起来,声闻和缘觉是相当高超的,但若和菩萨比起来,他们就显得平凡了,声闻和缘觉之所以不如菩萨,是因为修行道的不同,声闻缘觉只求自利,故在开悟之後,不能广行利生事业,他们会进入禅定一段很长久的时间,在此定境中,他们不起妄念,亦无痛苦,就像睡著了一样。然而经过一段很长久的时间之後,他们从定中觉起,明了了这并不是究竟觉悟,于是发起无上菩提心,开始广行菩萨道。

再深入来探讨菩萨和声闻缘觉的不同:首先从净除业障的角度来看,菩萨已完全净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而声闻缘觉则只净除烦恼障,但所知障并未净除。再从对空性的觉悟来看,菩萨圆满地证悟了我、法两空,而声闻缘觉了悟我空,但并未了悟法空,故声闻和缘觉缺少了菩萨所证悟的许多特质。

菩萨由於其大慈悲心,故随时随地都能舍命来利益一切众生,因此菩萨证悟了更高的果位,而二乘人缺乏利他的菩提愿力,故只证悟了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当然对于凡夫来说,声闻缘觉的果位是相当高深的,他们已进入了一种超凡人圣的禅定境界;然而经过一段很久的时间之後,如来以心光明照射二乘人的意生身,使他们从此定境中觉起,随此心光佛告二乘人此境界并非究竟的觉悟,由此声闻缘觉明了了菩提心的重要,于是发出利他的菩提心,迈向究竟的觉悟。

谈到大乘种性的众生,事实上我们很难直接去察觉或知道谁是大乘种性,但经由一些徵兆,仍可看得出谁是大乘种性,这就像当我们看到天空中有烟袅袅升起,就可知该处必定有火,或看到水鸟在飞翔,就能确定附近必定有湖一样。

大乘种性众生的行为举止十分宁静温和,完全没有一点攻击性,他们的言谈亦十分亲切和蔼,并且意念清净,没有半点谄曲心和欺骗心。何谓谄曲心和欺骗心呢?譬如一个人事实上没有什麽知识,但他爱表现出很有知识的样子,这就是欺骗心和谄曲心,而大乘种性人完全没有这种心态,大乘种性的人不管对任何众生,在身语意的行为上都表现地非常慈悲、温柔与谦和。大乘种性不会受恶友的影响,亦不会受二乘人的影响,因为大乘种性的体悟十分深入,并对菩萨道十分自得,十分自在。

然而为何有些人是二乘种性,而有些人是大乘种性呢?这是不是自然天成的呢?事实上大乘种性之所以为大乘种性,乃是由于其在过去世便己亲近过许多大乘种性的善知识,发愿学习大乘佛法,由于这样的愿力,使他们能生为大乘种性人,亲近大乘佛法和善知识,故种性的不同,是累世累劫的愿力因缘而成,不是无缘无故地自然生成的。

——《解脱庄严宝论概说》冈波巴大师造论 堪布卡塔仁波切讲

正益  2014.5.25 17:49:55    

(371-12)  显示次数:948(854+94)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秦限花开莲现华开莲现~王子清lucky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