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历史文章  »论题组1372  »主题组:1 2001.9.12 12:25:36  法华微信 注册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
  菩萨地法要〖明[日易]法师〗
菩萨地法要

/明〖日易〗法师

文章简介

信解行证是学佛每个阶段所要具足的,直至成佛亦不可或。只不过在层次上及程度上是渐次提高及加深之异。菩萨由十信开始修行,发心渐进入十住稳固其信心,实践十行,后展开全面对众生的关注及度化工作,完成十回向的工作。正式进入十地的初地:欢喜地。

菩萨处初地欢喜地,已入菩萨圣位,必定成佛无疑。所谓入如来种性。菩萨入此位,离五畏怖,以大悲心化导众生,成就布施波罗蜜。菩萨继初地修行戒至圆满,进入第二离垢地。第三地为发光地,菩萨于忍辱波罗蜜住此地。修四禅八定,四无量心。得五神通化有情。第四焰慧地,此位菩萨得乐欲(精进)不退转,勤修四正勤,观察世间生灭之真相,以正见安住众生。第五难胜地。菩萨以种种方便度众,甚至学习世间种种学艺,化诱世人学佛。此地菩萨听闻正法,依法修行,依净信出家。

第六现前地。菩萨在此位顺应有为法,而能观察到其无为处,深得般若波罗蜜,并兴起大悲度化有情。第七为远行地。菩萨从第六地修十种胜行入此地,具足十波罗蜜法。其修行是用功行的最极点,是有意地自觉精进修善行。第八地不动地。菩萨不为一切所动。身口意业自然悉皆顺着法性不造恶而行善,得无作无功用行,无所执着。第九善慧地。菩萨能普遍到十方善巧说法,利益有情。修至第十地。菩萨具有殊胜的智慧,具诸无量功德,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有如大云,雨大法雨,故称法云地。


原文
信之起点这个题目出得很好,因为信是入道的初基。若无信心,什么法门对他都不起作用,故五根以信为首,十一善法以信居先。信心之前,更无善法。依信为本,才能兴解起行,证入圣果 。

信什么?我在《佛法概要》一书内,提出学习弥勒、地藏、观音、文殊、普贤五位大菩萨的行愿和菩萨行教、理、行、果的次第,这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一基本信仰,才能向成佛的大道上迅猛前进,达到佛的果位。

现在我依《华严经十地品》,菩萨行的十地法写在下面,为大家开辟一条成佛的大道,鸠摩罗什译的《十地经》说:十地者,是一切佛法之根本。菩萨俱足,行是十地,能得一切智慧。

《十地经》是金刚藏等大菩萨在释尊成道后二十七日,集会于第六他化自在天 王宫的摩尼宝藏殿,金刚藏菩萨承如来的神力入大乘光明三摩地 而说的一部经。十地,具称为十智地,或十道地,以修得一切智为着重点。学佛的根本,在于得一切智为着重点。学佛的根本,在于得一切智成佛。十地是菩萨行地中最重要部分,是成佛的根本义理。

第一欢喜地,是离凡夫地,入菩萨的圣位,总括菩萨的本愿妙行而观修之地。菩萨不同于二乘人,在其最初发心,是以大悲为先导,慧智增上,具有许多的方便善巧。因此菩萨一入此位,即入如来种性,生如来家,必定成佛无疑。菩萨入此位后,念诸佛,念圣法,念彼岸清净地,念令一切有情得大利益,得大安乐。这时菩萨心中充满法喜,故称欢喜地。

欢喜地菩萨能舍离五怖畏。一、不活畏:菩萨没有我爱 我执 ,不会因爱惜生活资具而生怖畏。二、恶名畏:菩萨修檀波罗蜜 而行布施,不会怖畏被人诽谤名誉。三、死畏,菩萨没有我爱我见 ,没有生命欲,不会贪生怕死。四、恶趣畏:菩萨没有贪嗔痴三毒,身心悉行佛行,根本没有受生三恶趣因缘,所以当然没有恶趣畏。五、处众畏:菩萨化导一切有情,在众人之中,出广长舌 ,辩才无碍,物无畏惧。

这五种畏怖,是确定凡圣的差别。反覆有畏怖,圣人无畏怖。欢喜地菩萨,离一切畏怖,住大悲怜心,为众人先导。以惭愧庄严心,现忍辱柔和相,不耽著名利,不眷恋资生之具。不离诸世间事,而修出世的圣道。常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 ,希求出世胜因,这即是安住欢喜地菩萨的行业。

第二离垢地,菩萨入此地,行十善业道。远离杀生,弃刀杖,不怀嗔恨,对诸有情有慈悲利乐之心;远离偷盗,对他人之物不起盗心,满足于自己的财产和社会地位;远离邪淫,对妻子以外的女人不起欲心;离虚诳语,常作实语,发真语 与义语。又菩萨不贪、不嗔、不怀邪见,常住正见 。菩萨严行十善业道,不起三恶业,远离地狱、傍生、鬼趣,至达菩萨地的彼岸。此地菩萨于下一辈子多作转轮圣王,于法得自在,除去有情犯戒之后,使安住十善业道。

此地通在家出家二众,在家菩萨于自妻属,自知止足。淫欲意即对妻子以外的女人不生欲念。出家众入地后,一刹那顷,得千三摩地,见千佛。又被诸佛的加持和护念。

第三发光地,常修四禅八定: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戒布施、爱语 、利行、同事四摄法。尤其专修忍辱波罗蜜,结果得五神通,于法自在。从其行果来看,此地菩萨相当于声闻乘证得阿罗汉果 的人。

住此地菩萨观察一切有情贪嗔痴炽烈之心,禁闭于牢狱之心,时时为诸烦恼稠林所覆之心,迷失佛法之心,随生死流之心,失解脱道之心。对诸有情兴起悲悯之心,以如来智为所的依止。为救此等有情,精勤修加行,访求正法。若闻一颂,善说正法 ,则欢喜辉耀,胜于得转轮圣王之位。

住此地菩萨,得五神通,普遍化导有情。受生之时,多作帝释天主,化导一切有情,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爱护众生。其全部精力,集中在随顺三宝 和菩萨无缘大慈 ,平等大悲 的心念。

第四焰慧地,此地菩萨得乐欲不退转。观察诸行生灭之相,观世间的成坏,知生死与涅之异。使诸未生之恶不生,努力断除已生之恶;使未生之善法生长,已生的善法增广圆满。菩萨在选择接班人时,要选择有智慧,有愿心,有悲心,尊重师长,知恩报恩,谦虚谨慎的人,加以教育和训练。此地菩萨多受生为苏夜摩天主,常以自在力教化众生,使其灭除萨迦耶(身见) 的邪见,而安住于正见。

第五难胜地。此地菩萨成熟有情时,采用种种方便道。或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或现端严色身,或显示如来大我之身,或现可怖的夜叉相,以调伏刚强的有情。虽然使用种种方便道,但其用心,恒常相续欣求菩提。又此地菩萨为了饶益有情而修学世间种种学艺,以此诱化世人趋向佛门,逐渐使其安住于无上道 。

菩萨住此难胜地中,依广大愿力,见无量诸佛。以广大增上意乐恭敬尊重,承事供养,怀希有之想,听闻正法,依法起修。又此地菩萨,依净信出家,称为闻法法师。寿终之后,多生于睹史多天,自在度化有情,令舍一切外道邪法。此地菩萨常发愿说:"我当为一切有情的首脑,或为帝王,
或为法王,愿得一切智智所依止处。"依此愿而发起精进,于一刹那间,证百俱胝 三摩地,见百俱胝佛,受到这些佛的加持而证入诸法实相。

第六现前地,入此地菩萨须体解十种法性平等。一、一切法无相平等;二、一切法无自相平等;三、一切法无起平等;四、一切法无生平等;五、一切法寂静平等;六、一切法本来清净平等;七、一切法无戏论平等;八、一切法不取不舍平等;九、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阳焰水,如化平等。十、一切法有无不二平等。因随顺一切法平等性,才能通达第六现前智地。菩萨随行如是一切法平等性时,以大悲悯为先,而观诸世间相的集合离散,生灭无常。世间所有受生施设,皆由我执而起,若离我执,则无世间受生施设。

菩萨观察十二有支缘起,永无自性,本性毕竟不生不灭。兴起大悲,不舍一切有情,因此无着智现前,乃已得安住般若波罗蜜。此位菩萨顺应有为 而观无为,故住此现前地中,名为入空性三摩地。此位菩萨多受生为妙化天王,自在善化有情,使增上慢不生。又因精进,一刹那间证入百千俱胝三摩地,能见百千俱胝佛,并得到这些佛的加持,而能了解一切。

第七远行地,菩萨从第六地须修十种胜行而入此地。十种胜行:

(一)修空、无相、无愿三摩地,集广大的福德资粮。

(二)证入诸法的无我、无寿者、无数聚趣,而且不舍四无量心的修行。

(三)发起广大福德及法的修行,而于诸法没有丝毫的执着。

(四)得远离三界,而能志于三界的庄严。

(五)纵使得寂静,灭诸苦,远离一切烦恼,也还能引发一切有为。

(六)灭贪、嗔、痴之焰,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无二,却意乐业用之有无量差别。

(七)修得诸佛刹土 与虚空等,能行诸佛刹土清净庄严。
(八)了知诸佛法身犹如虚空,却能引发妙色相好,庄严如来的法身。
(九)纵使诸佛的音声本性空寂,无言语,也还能引发一切音韵的差别。
(十)纵使诸佛于一刹那间顿然了知三世平等性,也还能随世谛显示种种相和劫数等。

菩萨入此地后,于一刹那间具足成就十波罗蜜。菩萨为求佛智,将所有善根施予有情,即是布施波罗蜜;常修梵行,离欲离染,即是持戒波罗蜜;以慈悲为首,对诸有情不加损害,即是安忍波罗蜜;增进住后的善根而无厌,即是精进波罗蜜;于不生不灭中现前忍智,即是智慧波罗蜜;引发无量的智慧,即是方便波罗蜜;引发未来的智慧,即是愿波罗蜜;如实建立一切诸法,即是智波罗蜜。此地菩萨于十种波罗蜜中,特别着重方便善巧波罗蜜,其余则随力随分修行。此地菩萨受生之际,多作他化自在天王,善导有情入正情离生。

第七地菩萨是有功用行的最终行,八地以上是无功用行。用功用行是有意地自觉地精进于善行。无功用行是三业自然悉皆随顺法性而皆为无作的妙行。

第八不动地,以大慈悲不舍利益一切有情,行无量智道,初中后位皆悉平等,入真如无分别智。此地菩萨远离一切心识分别,无所执著,等于虚空,入真如性,得无生法忍,证不动地。

此时菩萨离一切相,止息一切执著,得无功用法性,远离一切身、语、意也,达到任运自然,安住异熟。令诸有情皆得义利,常顺导生烦恼现行,种种寻伺 之可侵害。如《法华经普门品》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现 。《十地经》亦说:菩萨为度一切有情,现种种身相,教化三界 六道 的众生。

第九善慧地。此地菩萨作大法师,常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智随行善巧,以四无碍辩才演说妙法。常以一音说法,能令大众皆得其词。能随有情根性演说妙法,转大法轮,广作佛事,普为有情作粗依处。

此地菩萨昼夜四时入佛境界,亲近如来,逮得甚深菩萨解脱。于诸佛所,供养承事,种种启问,得法总持,复能演说。能以善根光明照耀有情身心及烦恼稠林,使其得大解脱。此地菩萨多能受生为大梵天王,具大威势,为三千界 之主,最为殊胜。

第十法云地,以想作意顺次入佛境界,缘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入一切种智,受灌顶地,现证海印三昧,随后一切智者灌顶三昧现前。出现大宝五莲华,其华量与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超过一切世界境界。为出世间善根之法由生。

其时菩萨身相殊妙,坐于宝莲华座上,若千莲华为眷属,围绕此大菩萨,恭敬瞻仰大菩萨之身。此大菩萨与其眷属诸菩萨众入定时,一切世界悉皆震动,一切恶趣悉皆不现,一切有情悉皆安乐。菩萨两足放出百万阿僧祗劫光明,普照十方,至无间地狱,灭除其苦。从两膝放出百千万阿僧胝劫光明,普照十方诸傍生趣,灭除其苦。

这时十方如来,皆从眉间白毫相中放大光明,从菩萨顶入身中。使菩萨具足十力,进入正遍知 、与正觉 的行列。

菩萨安住法云地后,从其愿力起大慈悲云,震大法雷,神通无畏,由光晖显,现种种身,发大法吼,扫荡魔军。于一刹那顷,普覆无量百千俱胝那庚多世界,树大甘露法雨,息灭有情众惑尘焰,故此名法云地。

此地菩萨,于睹更多天宫内院为主,下降、入胎、出生、出家、成道,受梵天之请转大法轮,归大涅。随所应度的有情意乐而示现种种佛子 。菩萨于此地受生则作大自在天王,于法自在。授有情、声闻、独觉 、一切菩萨波罗蜜多行。

上述菩萨十地思想,出于《华严经十地品》,是大乘佛法与实践的巅峰,也是如来一生说法的总纲。本经把菩萨行全部历程从初发心菩萨依次到第十地菩萨的修行的次序,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世亲菩萨一读此经,毅然地从小乘而转向大乘,说明此经有无限感人的威力。吾人学佛的起点,依十地位次序修学,是生如来家,入如来种,不久当来,毕竟成佛。现在虽未成佛,因其入如来种,为法王子,其智慧和地位,也已超过一切人、天、二乘种性。转法轮王子,虽是太子,已是储君,不久当来,必继王位。

【《信之起点》:53-61页】

电脑输字:4-11-1999(10:27pm)

王忠文  2001.9.12 12:25:36    来自:  

(1372-1)  显示次数:1520(431+1089)     查看王忠文的所有文章 给王忠文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网页顶端

提示  单击主页面文件夹图标 显示本讨论组主题和全部跟随主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心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