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 »展开论题组:377 »展开上一层主题组28 »展开主题组:29 2017.6.6 9:24:55  法华微信 注册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
  看来您不是语文老师
佛教不排斥暂时的快乐、幸福,也会祝愿所有众生获得暂时乃至究竟的快乐。

但是同时也得看到:世事无常,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从古到今,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长盛不衰、永享太平?

世间万物都是在不停的刹那刹那变化,现代科学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只是科学所观察到的无常比较粗大,佛教的无常更为细致。



“5“我从小就有点相信因果,只是找不到足够的理论依据,佛家的因果文我看过,我觉得那都是比喻或夸张,不太可信。”:很多功过明显不对等,没有公平性如何让人深信?难找到突破口。”

看似功过不对等是因为您无法接受前生、后世,今生遇到的种种是前世造业的果报,今生所造业力或者今生成熟、或者来世成熟、或者将来多生累劫后成熟。就好比农民种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总会有个过程。




说到“求真”,从几个方面来说吧。

鱼兄的帖子里已经大致为您介绍了佛经集结的情况,我再强调一点:历代的佛教集结都会尽力体现佛陀的原意,不会加上后人自己的理解。经典都是有佛陀的存在、佛陀的直接或间接宣说或加持,被记载下来而成为经典的。比如《心经》就不是佛陀直接宣说的,是佛陀加持观世音菩萨说法,佛陀认可而成为经典的。

除了经典之外,还有一类属于论典——对佛经的解释。要成为佛教的论典是有很多要求的,并不是任意一个人写出自己对佛经的解释就能成为论典。简单的说,造论者自己要对佛法已经通达,所写文字完全符合佛陀原义,目的是为了帮助其他众生了解佛经法义、出离轮回、究竟解脱,才能称为佛教论典。并不允许加入与佛陀原义相违背的个人理解。

当然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后人的智慧无法达到佛陀境界的情况下,是会在一些观点上出现争议,甚至出现偏差,这种时候,佛教界自然也会尽力去还原佛陀本意,并不会任由这种情况持续。汉传佛教有玄奘法师西行,藏传佛教有阿底峡尊者入藏。玄奘法师西行,往返19年奠定了汉传佛教今日兴盛之基础。阿底峡尊者入藏,减寿20年开创了藏传佛教后弘期。



除了佛教界之外,严谨的、无神论、唯物、研究学者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在翻译、研究的过程中,基于他们的立场,往往会对自己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部分做出“唯心”、“神话”之类的注解,但是另一方面,他们通常也会保留原文,并不会像您那样把10%自己的理解和90%的净空法师观点混在一起。



将心比心,假如您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学生把您教的知识和自己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混在一起的话,您会作何感想?

发布于:2014.6.20 14:40:11    修改于:2014.6.20 14:41:46  
正益  2014.6.20 14:40:11    

(377-29)  显示次数:12067(11573+494)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网页顶端

提示  单击主页面文件夹图标 显示本讨论组主题和全部跟随主题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雷霞18772849944妙得心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