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条 »论坛首页 »法华论坛  »论题组:390  »上层 »主题组:13  2017.2.15 6:57:35   法华微信 注册
 “佛祖是明确要求不立文字”是谁说的?〖正益〗(8.2 14:39) (20901)
 佛住世49年未见一字,似乎又是肯定回答?信佛行为还是信后人行为?〖镜子晓朋〗(8.2 18:48) (22043)
 佛陀涅槃之前,阿难尊者请示过如何结集佛经的问题,收录在《大般涅槃经》中。〖正益〗(8.3 12:53) (8.3 12:54) (23548)
 盐巴兄承认不立文字,正益兄说话多数很客观,但也只能是以经文为证〖镜子晓朋〗(8.3 23:01) (8.3 23:04) (24218)
 不要错解盐巴兄的话〖正益〗(8.4 10:19) (25070)
 禅宗不是继承佛祖遗训?禅宗编造出拈花微笑故事?众生一体,我与您不是一体?偏听则暗,兼听则〖镜子晓朋〗(8.5 9:41) (25948)
 在当下的凡夫境界中,我和您肯定不是一体的。〖正益〗(8.5 15:00) (26105)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佛祖是明确要求不立文字”是谁说的?
佛经的第一次结集是由迦叶尊者主持,主要由阿难尊者讲述经部、优婆离尊者讲述律部,五百位阿罗汉共同认可才确定下来的。除了之前已经圆寂的舍利弗尊者、目健莲尊者等之外,释迦牟尼佛的主要弟子们都参与了此事。

达摩祖师到汉地传法最主要的依据是《楞伽经》。到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时代又多了《文殊般若经》等。神秀大师传法最主要的依据也是《楞伽经》、《文殊般若经》等。六祖慧能大师是因为《金刚经》开悟的,弟子根据六祖的经历和传法整理出了《六祖坛经》。后来的禅师虽然著作相对很少,但是很多公案也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的。

而且,佛陀何时、何地、对谁说过“不立文字”呢?


附上《佛学大词典》中“禅宗”词条内容供参考:

【禅宗】

又称佛心宗、达磨宗、无门宗。指以菩提达磨为初祖,探究心性本源,以期‘见性成佛’之大乘宗派。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十三宗之一。中国自古以专意坐禅者之系统为禅宗,兼含天台、三论二系,而不限于达磨宗;唐中叶以降,达磨宗兴盛,禅宗遂专指达磨宗而言。

 本宗传承,中国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滥觞。盖此说虽无史实根据,然为强调六祖以来之禅‘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故特重此迦叶付法相承之说。迦叶以后,经阿难、商那和修、优婆鞠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婆栗湿婆、富那夜奢、阿那菩提、迦毗摩罗、那伽阏剌树那、迦那提婆、罗侯罗多、僧伽难提、伽耶舍多、鸠摩罗多、阇夜多、婆须槃头、摩拏罗、鹤勒那、师子菩提、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罗,至菩提达磨,凡二十八人,是即本宗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磨于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自南天竺抵建业(今南京),传本宗入我国,故亦为我国禅宗初祖。

 达磨初来中国,谒梁武帝,然不契机,遂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称壁观婆罗门,神光(慧可)立雪断臂,志求佛法,终得达磨所传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祖。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本宗渐盛。道信之下有弘忍、法融二杰。法融之下有智俨、慧方、法持等,此法系以住于金陵牛头山之故,世称牛头禅;以‘欲得心净,无心用功’为其要旨。五祖弘忍住蕲州(湖北)黄梅山,阐扬金刚般若经奥旨,门下俊秀辈出,有玉泉神秀、大鉴慧能、嵩山慧安、蒙山道明、资州智侁等。

 五祖之门人中,以神秀为第一上首,称‘秀上座’。五祖示寂后,神秀于北方振锡,故亦称‘北秀’,门下俊秀辈出,被尊为北宗禅之祖。北宗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法运昌隆约一百年,主张以笃践实履之精神修行禅法。神秀之下有嵩山普寂、京兆义福等,传四、五世即告断绝。此外,嵩山慧安开出‘老安禅’,资州智侁开出‘南侁禅’。大鉴慧能因一偈受五祖印可、传衣钵,继为第六祖。其后避难南方,住韶阳(广东)曹溪,大振禅风,是为南宗禅之祖。以南、北二宗宗风之异,遂有‘南顿北渐’之说。慧能之嗣法弟子有四十余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为著名。其中,荷泽神会开出‘荷泽宗’,极力提倡顿悟法门,而以‘一念不起’为‘坐’,‘了见本性’为‘禅’。

 南岳怀让从六祖蒙受心印,住般若寺,接化达三十年,嗣法弟子有九人,以马祖道一居首座。马祖于江西龚公山举扬禅法,机锋峻烈,开喝棒竖拂之禅风,世称‘洪州宗’。主张起心动念、扬眉瞬目等日常身心活动皆为佛性,而有‘见性是佛’、‘性在作用’之说。马祖门下百余人,以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梅法常、章敬怀晖、大珠慧海为着。

 自怀海于百丈山创建禅刹、订立清规之后,禅宗始脱离禅僧寄住律寺之制。百丈之下有黄檗希运、沩山灵祐等,希运之下有临济义玄。义玄设立三玄三要、四料简等接化徒众,机锋峻严,门徒众多,蔚成临济宗,此时已是晚唐。及至宋代,又自临济义玄,经兴化存奖、南院慧颙、风穴延沼、首山省念、汾阳善沼,七传至石霜楚圆,门下黄龙慧南、杨岐方会复各衍出黄龙、杨岐二派,而与曹洞、云门等宗并立。沩山灵祐独栖潭州(湖南),参学者多达一千五百人,门下以仰山慧寂为最著名,此系即称沩仰宗。

 青原行思之下有石头希迁,撰‘参同契’,与马祖并称当世二大龙象,门下有药山惟俨、丹霞天然、天皇道悟。药山一系出云岩昙晟、洞山良价、云居道膺、曹山本寂等,遂成曹洞宗。天皇道悟三传至雪峰义存,振锡于福州雪峰山,法嗣五十余人,其中,云门文偃发挥独妙之宗致,形成云门宗;另有玄沙师备,下传罗汉桂琛、法眼文益。文益住金陵清凉寺,开法眼宗,此系统有天台德韶、永明延寿、永安道原等高僧辈出。其中,德韶被称智顗再来;延寿撰有宗镜录,重视教学;道原著景德传灯录,明示达磨禅之系谱。

 除上举各宗派外,据圭峰宗密之禅源诸诠集都序所载,唐代之禅宗教派共有洪州、荷泽、北秀、南侁、牛头、石头、保唐、宣什(念佛门禅)、惠稠、求那、天台等诸派;宗密之圆觉经疏抄又举出北宗禅、智侁禅、老安禅、南岳禅、牛头禅、南山念佛门禅、荷泽禅等七宗;宗密之拾遗门又另作分类,计有牛头宗、北宗、南宗、荷泽宗、洪州宗等五家。宗密所谓之‘五家’、‘七宗’自不同于后代禅宗所称之五家七宗,此因宗密所处之时代,及其自身属于荷泽宗,故所见禅宗教派亦不同于后世之禅宗史料。

 要之,达磨至慧能,其间二百五十年,本宗所举扬之禅风独树一格,祖师语录常引经据典,提示整体佛法,不堕于宗派之对立,可称为禅宗之成立时期。南岳、青原以至唐末五代,其间二百五十年,南宗禅一枝独秀,于思想层面而言,摒除语言文字之葛藤,建立‘即心是佛’、‘平常心是道’之精神;于实际生活上,建立以僧堂为中心之禅院规制;于禅法之弘传、演布方面,更以灵活生动之机法接引学人,以棒喝拂拳之机用宣扬宗风。久之,乃渐成五家之分立。此一时期,可称为禅宗之发达时期。两宋三百二十年,临济宗复衍出黄龙、杨岐二派,而成为我国禅宗之‘五家七宗’。其中,黄龙派后来由荣西传至日本;杨岐派自杨岐方会后,陆续有五祖法演、圜悟克勤、大慧宗杲等大扬禅旨,蔚为禅之主流。又曹洞宗系统之宏智正觉与临济宗系统之大慧宗杲各倡默照禅、看话禅。于此一时期,诸教融合导致三教一致、教禅调合、禅净双x之倾向,本宗渐失其独立性格,是为禅宗之守成时期。元明乃至清乾隆之世,其间四百五十年,为禅宗之衰颓期。其间虽有海云印简、万松行秀、破庵祖先、无准师范等一代宗师相继崛起,然就一宗之大势而言,毕竟已呈儒释调合、教禅一致之定局。近代禅宗大师首推虚云和尚(1839~1958),于其百二十高寿中,一生弘法不懈,广建丛林,竭力振兴禅宗,维系六祖以来之法脉;传世着述有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示录等。

 韩国禅宗素有‘九山禅门’之称,其开宗立派者大多于唐代时来华习禅,归国后大演教化,久之门庭繁茂,蔚成宗派。此九派之成立如下:(一)新罗善德王时(我国唐太宗时),法朗来唐,师事四祖道信,遂传其法于海东。惠恭王之时,神行来唐,参谒志空,得证心印,返国后于丹城断俗寺弘传北宗禅;神行之下,经遵范、惠隐,至智侁之时,受景文王之皈依,开创曦阳山派。(二)宣德王五年(784),鸡林道义来唐,受传于马祖门下之西堂智藏及百丈怀海,习南顿之旨,在唐三十七年,归国后传法弘化,门下颇盛,立迦智山派。(三)与道义同时游学于唐之洪陟,嗣法西堂,归国后栖止南岳,于兴德王三年(828)创建实相寺,大振宗风,门下多达千余人,是为实相山派。(四)与道义同时期来唐者另有真鉴慧沼,受马祖门下之沧州神鉴印可,归国后创建双溪寺;神武王元年(839),寂忍惠哲亦来唐习西堂之法,返国后于武州桐里山大安寺弘法度众。慧沼、惠哲所传之法系即称桐里山派。(五)文圣王七年(845),无染亦来唐得宝彻之心印,归国后大弘禅法,得宪安王、景文王之皈依,创立圣住山派。 (六)兴德王六年,通晓梵日亦来唐,从马祖之门人盐官齐安习禅,得其印可,返国后于天台山中开阇崛山派。梵日之门人朗空亦来唐,参学于青原行思系统下之石霜庆诸座下,归国后住于南山实际寺阐扬禅旨;此乃青原之法统最早传至韩国者。(七)双峰道允来唐,受传于马祖之门人南泉普愿,得其心法,与梵日同年归国弘化;其后道允之门人澄观折中亦来唐,参谒普愿,归国后住师子山兴宁禅院。道允与折中之法统即称为师子山派。(八)景文王之时,了悟顺之来唐,参学于仰山慧寂座下,归国后住于瑞云寺弘布禅法;宪德王十六年(824),圆鉴玄昱来唐,就章敬怀晖受马祖之禅,归国后备受闵哀、神武、文圣、宪安四王之礼遇,其法嗣审希创立凤林寺,开凤林山一派。 (九)于新罗朝末期,庆猷、迥微相继来唐,得云居道膺之心要,归国后大力弘布,此即曹洞禅初传于海东者。至高丽朝,更有利严、丽严、庆甫、兢让、璨幽等诸师继之宣演玄旨。其中,利严曾来唐依止于道膺座下,得其心传,归国后太祖以师礼事之,后于海洲构建须弥山广照寺,是为须弥山派之始。以上九山总称曹溪宗。由于太祖之崇佛,及其后之定宗、光宗、文宗、宣宗、神宗等之相继护持,禅宗遂得隆盛一时;然至忠烈王以后,国势渐弱,禅风亦随之衰颓不振。

 日本禅宗之流传,始于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道昭之入唐求法。天平八年(732),我国之道璇东渡日本,弘传北宗禅;嵯峨天皇在位时,派遣专使招请义空赴日弘传南宗禅,开日本禅宗之风。文治三年(1187),明庵荣西来宋,师事虚庵怀敞,将黄龙一脉之法传入日本,开日本临济宗之端。贞应二年(1223),永平道元来宋,得天童如净之印可返日,为日本曹洞宗之祖。其门下之彻通义价、寒岩义尹尝两度来宋,归国后大弘法道,其后别开寒岩派(亦称法皇派)。嘉祯元年(1235),圆尔辨圆来宋,至径山参谒无准师范,得传心印,归国后于京都创建东福寺,弘法布化。宽元四年(1246),我国之兰溪道隆东渡日本,为建长寺初祖,关东禅风因之大振。文永四年(1267),南浦绍明来宋,得虚堂智愚之法而归。文永六年,我国之大休正念赴日,住建长、圆觉等寺,颇受朝野之归崇。其后我国又有一山一宁、西涧子昙、东里弘会、远溪祖雄、灵山道隐等诸师相继东赴日本弘传大法,各揭禅风,大振法道,蔚成日本禅宗二十四流之盛况,包括千光派(荣西)、道元派(道元)、圣一派(圆尔)、法灯派(觉心)、大觉派(道隆)、兀庵派(普宁)、大休派(正念)、法海派(静照)、无学派(祖元)、一山派(一山一宁)、大应派(南浦绍明)、西涧派(西涧子昙)、镜堂派(镜堂觉圆)、佛慧派(灵山道隐)、东明派(东明慧日)、清拙派(清拙正澄)、明极派(明极楚俊)、愚中派(愚中周及)、竺仙派(竺仙梵仙)、别传派(别传明胤)、古先派(古先印元)、大拙派(大拙祖能)、中岩派(中岩圆月)、东陵派(东陵永玙)。其中,除道元、东明、东陵三流属曹洞禅,其余二十一流均属临济禅。又二十一流中,荣西一派(千光派)传承黄龙之法脉,其他皆继燃杨岐之法灯。另于承应三年(1654),我国之隐元隆琦亦东渡日本,开黄檗一宗,迄今犹与临济、曹洞成鼎足之势。

 盖‘禅’起源于印度,其原意即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之状态。于释尊之前,印度即有以生天为坐禅目的之思想;至释尊时,始展开远离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印度佛教之禅观思想乃渐次发达,并产生无数之禅经。随佛典之传译,自汉末,禅法已传入中国,惟最初均为小乘系统之禅观思想。东晋鸠摩罗什以后,介绍各种禅法,尤以念佛法门为要。至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列举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等四种禅之说,乃激发当时讲究禅法者另辟途径,如后世所说之五类禅,即是依于楞伽经四种禅之说而来;又肇启中国禅宗之菩提达磨,虽即禅经(二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中之达磨多罗禅师,然其所传之如来自性清净禅即是基于楞伽经所说者。此外,慧可、僧璨均被称为楞伽师,道信、弘忍更受大乘起信论影响,提倡一行三昧之说,至六祖慧能方以金刚般若经为正宗;盖彼时楞伽经已偏重文句疏解,不免名相支离之故。至中唐以后,盛行拳拳棒喝之机法,禅之意义扩大,不必静坐敛心才是禅,即搬柴运水、吃饭穿衣等平常动作亦可称之为禅。

 要之,本宗与其他诸宗之相异处,在于不立正依之经典,即使引用经典亦为一时之方便施设,最主要者莫过于依佛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为在不涉思惟计度之情形下,外加学问修证之功,以明取本心之故,乃有清规之创设。尊宿、大众于一定之规矩下,定时起卧、打坐;尊宿为大众开示诸佛列祖之机缘以提撕之。又阅读经典虽非要务,然仍以楞伽、维摩、金刚般若、首楞严等诸经为众经之核心。古来尊宿亦6 遗有语录,成为后世禅徒习禅悟道之重要参考资料。[禅门师资承袭图、祖堂集卷十七、卷二十、景德传灯录、传法正宗记、五灯会元、禅门宝藏录卷上、卷中、八宗纲要卷下、朝鲜禅教考、日本禅宗史要、禅学思想史、日本佛教要览](参阅‘五家七宗’1128)



[佛学大词典]

正益  2014.8.2 14:39:04    

(390-13)  显示次数:20901(20064+837)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3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佛住世49年未见一字,似乎又是肯定回答?信佛行为还是信后人行为?
佛陀何时、何地、对谁说过“不立文字”呢?
本宗传承,中国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滥觞。盖此说虽无史实根据,然为强调六祖以来之禅‘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故特重此迦叶付法相承之说。
这是否定不立文字?否定拈花微笑?但佛住世49年未见一字,似乎又是肯定回答?应该信佛行为还是信后人行为?

镜子晓朋

镜子晓朋  2014.8.2 18:48:45    来自:湖北省大冶市  QQ:316234773  

(390-14)  显示次数:22043(21172+871)     查看镜子晓朋的所有文章 给镜子晓朋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4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佛陀涅槃之前,阿难尊者请示过如何结集佛经的问题,收录在《大般涅槃经》中。
阿难尊者在佛陀涅槃之前提过四个问题,其中三个问题是:
“如来在世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何为师。

若佛在世依佛而住。如来既灭依何而住。

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


佛陀的答复是:
“阿难。如汝所问。佛去世后以何为师者。阿难。尸波罗蜜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

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依何住者。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

阿难。如汝所问。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者。阿难。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


请注意最后一个问题,佛陀有明确说明自己涅槃之后,结集佛经时该如何做。


阿难尊者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担任佛陀的侍者25年之久,他和迦叶尊者都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中的人物。佛陀涅槃后,迦叶尊者为初祖,阿难尊者为二祖。

另外,佛陀证悟成佛之后,释迦族有很多精英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包括佛陀的姨妈、佛陀出家前的妻子、儿子。

除了迦叶尊者主持佛经结集,阿难尊者、优婆离尊者(也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参与之外,其他500位阿罗汉虽然没有详细的名单,但是想必其中也有很多佛陀的家族成员。

而且,不妄语是佛教很基本的戒律之一。


合理的怀疑和猜测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您根本不去了解最基本的佛教历史,就随意的胡乱猜测,说了很多非常过分的话。您自己好好想想您的言论算什么吧。


至于禅宗为什么说“不立文字”,之前佛学大词典【禅宗】词条的结尾其实有解释,您没仔细看吧。


附上阿难尊者提问的佛经原文出处如下:

"尔时阿难闻佛语已。身心战动情识恾然。悲哽 喑 咽深没忧海。举体迷闷昏乱浊心。投如来前犹如死人。尔时阿泥楼逗安慰阿难。轻其愁心而语之言。咄哉何为愁苦。如来涅槃时至。今日虽有明旦则无。汝依我语咨启如来如是四问。佛涅槃后六群比丘行污他家恶性车匿。云何共住而得示教。如来在世以佛为师。世尊灭后以何为师。若佛在世依佛而住。如来既灭依何而住。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尔时阿难如从梦中闻阿泥楼逗。安慰其心令致四问。渐得醒悟哀不自胜。具陈上问而以白佛

佛告阿难。何为忧苦悲哀乃尔。诸佛化周。施为已讫法归是处。善哉善哉。阿难。汝致四问为最后问。能大利益一切世间。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六群比丘恶性车匿行污他家。云何共住而得示教。阿难。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涅槃后渐当调伏。其心柔和舍本恶性。阿难。我弟难陀。具极重欲其性鄙恶。如来以善方便示教利喜。知其根性以波若慧。为说十二因缘。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是无明憎爱丛林。一切行苦弥满三界遍流六道。大苦根本无明所起。以波若慧示以性净谛观根本。即断诸有过患无明。根本灭故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忧悲苦恼皆灭。得此观时摄心定住即入三昧。以三昧力得入初禅。渐渐次第入第四禅。继心正念如是修习。然后自当得证上果离三界苦。阿难。尔时难陀比丘。深生信心依我教法勤心修习。不久即得阿罗汉果。阿难。我涅槃后汝当依我教法正观。教示六群车匿比丘。深心依此清净正法。不久自当得证上果。阿难。当知皆因无明。增长三界生死大树。飘没爱河众苦长夜。黑闇崖下绕生死柱。六识为枝妄念为本。无明波浪心识策使。游戏六尘种苦恼芽。无能制者。自在如王。是故我言无明郎主念念伤害。众生不觉轮转生死。阿难。一切众生为此无明起诸爱结。我见覆蔽八万四千。烦恼郎主役使其身。身心破裂不得自在。阿难。无明若灭三界都尽。以是因缘名出世人。阿难。若能谛观十二因缘。究竟无我深入本净。即能远离三界大火。阿难。如来是真语者说诚实言。最后付嘱汝当修行。阿难。如汝所问。佛去世后以何为师者。阿难。尸波罗蜜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依何住者。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阿难。一切行者。应当依此四念处住。阿难。如汝所问。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者。阿难。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

No. 377

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

大般涅槃经遗教品第一

发布于:2014.8.3 12:53:49    修改于:2014.8.3 12:54:44  
正益  2014.8.3 12:53:49    

(390-16)  显示次数:23548(22325+1223)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6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盐巴兄承认不立文字,正益兄说话多数很客观,但也只能是以经文为证
1一直都不立文字呀,有文字是个意外了,盐巴兄承认不立文字,正益兄说话多数很客观,但也只能是以经文为证, “请注意最后一个问题,佛陀有明确说明自己涅槃之后,结集佛经时该如何做。”,可是这是经中说的,不是49年的行动证明的。我曾经说过经文中说的莲花七步和腋下生佛,各位老师真的相信?既然不信这经,为什么相信其它经?如何选择?各位老师读经很多,难道没有看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我在前面多贴中应该提到很多疑点,并未得到过合理答复。既然是众说纷纭当然要独立思考了。其他老师的观点有点不知所云,故无法接招。“您根本不去了解最基本的佛教历史,就随意的胡乱猜测,说了很多非常过分的话。您自己好好想想您的言论算什么吧。”我最喜欢看历史,但我不全信历史。我也不全信自己,谁能拿出更充足的证据我就信谁。我确实有猜测,但无意说过分的话,当然在一般佛教徒中可能认为我谤佛,但我确实是为了学真佛,我是为了探求真理。
2单空真的不懂,不知林兄是说我还是说盐巴,我恰恰是特立独行,最不人云亦云的。鱼兄提醒,单重见地不重修持,倒又有点像说我的,我是不做功课只修心的。
3不妄语是佛教很基本的戒律之一。但佛经很多数字是虚数,您比我更清楚,比如四万八千法门?真的不多不少?这是妄语还是真语?很多数字其实就是在暗示这不是真的,我们为什么偏说这是绝对正确的呢?正慈在读佛学院时也有过这样的质疑,近又听说正慈曾为大冶一中看风水,昨天早晨我看到《净土》中有如下说法:
不仅佛弟子不能相信风水,并且还不能从事这一行业。如果学佛人从事看相、风水等为人说吉凶的事情,在佛门中是被称为邪命的。虽然佛经和菩萨的论著,都对占相吉凶给予了批评,并禁止佛弟子从事这一类活动,但佛教人士由于受道教及民间信仰的影响,还是有一大批人热衷于此。在莲池大师的观点中,彼显然认为通过看风水而改变吉凶兴衰,这一说法根本就不存在。要想去衰致盛、趋吉避凶,主要在于人心的弃恶从善,而不在于对住宅位置的改变。而对于那些因为争抢所谓的好风水地,而致家破人亡的不明理者,莲池大师是感到可惜和遗憾的。
  同样,在近代著名高僧印光大师的著作中,印光大师也认为风水之说不可迷信。印光大师于《复江有朋居士书》中言:“风鉴家固能令人趋吉避凶,然劳而多费。《周易》是教人趋吉避凶之书,乃逸而无费,以唯在进德修业,改过迁善处注意。不在改门易灶,拆东补西处用心也。印光大师认为风水先生的话,不可作为依循的准则。如果按照风水家们所说,那么富贵人家则永远富贵才对。为何高门大户的子孙,每每最终会饥寒而死?世间最有能力能够得到好阴宅、阳宅的,莫过于皇帝,而为何皇帝又大多数都短寿?
正慈可是高僧啊,是中国佛协副主席啊。到底怎样理解佛国中的事事非非呢?

镜子晓朋

发布于:2014.8.3 23:01:27    修改于:2014.8.3 23:04:39  
镜子晓朋  2014.8.3 23:01:27    来自:湖北省大冶市  QQ:316234773  

(390-18)  显示次数:24218(23306+912)     查看镜子晓朋的所有文章 给镜子晓朋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18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不要错解盐巴兄的话
盐巴兄对“不立文字”的解释仅限于汉传禅宗,完全没有提到印度的传承情况。按汉传禅宗来算,达摩祖师为初祖,……,慧能大师为六祖。按印度传承来算,释迦牟尼佛以下,迦叶尊者为初祖,……,达摩祖师为二十八代祖师!


福尔摩斯式的推理是建立在具备相关知识、严谨的逻辑分析和大量实践经验累计基础之上的,而不是无知者无畏。


正慈法师不是您的近亲吗?而且按您的逻辑他跟是一体啊,怎么他的事情要来问我们?您自己就应该很清楚才对啊!

正益  2014.8.4 10:19:17    

(390-20)  显示次数:25070(24230+840)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0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禅宗不是继承佛祖遗训?禅宗编造出拈花微笑故事?众生一体,我与您不是一体?偏听则暗
( 禅宗不是继承佛祖遗训?禅宗编造出拈花微笑故事?众生一体,我与您不是一体?偏听则暗,兼听则)
禅宗不是继承佛祖遗训?禅宗编造出拈花微笑故事?众生一体,我与您不是一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我洗耳恭听。

镜子晓朋

镜子晓朋  2014.8.5 9:41:40    来自:湖北省大冶市  QQ:316234773  

(390-21)  显示次数:25948(25115+833)     查看镜子晓朋的所有文章 给镜子晓朋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1 主题索引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回复这篇文章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在当下的凡夫境界中,我和您肯定不是一体的。
禅宗当然是源自印度佛教传承的佛教教派之一,至于说“拈花微笑”有没有发生过,这需要证据来证明,要么有现场目击证人、要么有历史记载、要么有佛经记载。我又不是学禅宗的,我没有举证的义务。您或者其他人有找到可靠的证据,不妨也提供给我,我是愿意接受的。


顺便说说历史,印度是一个没有记录历史习惯的国家,重建印度古代史的过程中,玄奘法师和他的弟子合作写出的《大唐西域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先生在《玄奘与时代精神》一文中是这样写的:

“至于玄奘在中国和印度佛教历史上的地位,那更是不消说的了。先说中国佛教,他培养了很多学生,和助手们翻译了1335卷重要的佛经,其中很多是最权威的译本,不少是最流行的译本。他将当时佛教世界的最高水平的学说带回中国,创立了法相唯识宗,也叫慈恩宗。由于玄奘对佛学的贡献实在是大,他受到了唐朝皇室的特别的尊崇和礼遇。这些我在“玄奘西游记”里,都有所讲述。为什么说玄奘对印度佛学也有很大的贡献呢?这么说是有根据的。玄奘长时间地留学印度,在印度广泛游历请教,他接触的多是当时印度最具声望的学者,他掌握的乃是当时印度最高水平的佛学理论。印度当时的不少学说在本土失传了,靠着玄奘的汉语译本方得以保存至今。可惜,玄奘的几种用梵文写成的著作都没有能够流传下来,不然,玄奘对印度佛学的贡献就可以看得更加直接了。

玄奘对印度历史的贡献当然主要是因为他的《大唐西域记》,其中关于印度的记载弥足珍贵,无可替代。印度文化固然有它的极高成就,但是却并没有信史的传统,可靠的历史记载是廖若晨星,非常稀少的。这一点,马克思就曾经提到过。印度不少学者就说过,没有玄奘的记载,重建印度古代史是不可能的;有的印度学者甚至说,印度历史欠玄奘的债,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事实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确实成了重建古代印度历史,进行考古发掘的“指导手册”。玄奘的记载的准确性,早就被大量的根据他的指引而进行的考古工作的超过所证实了。”

钱先生博客的原文链接:

玄奘与时代精神(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7057b01000bxo.html
玄奘与时代精神(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7057b01000bzi.html

钱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讲了“玄奘西游记”,有36集,有兴趣的话,您可以找来看看。

当然钱先生只是历史学者,并不是佛教徒,所以他的讲述跟佛教教义关系不大。


相比之下,尽管您口口声声说自己追求真理,但是您对佛经的态度……,我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至于说众生是否一体,这要看在什么前提下来说,在当下的凡夫境界中,我和您肯定不是一体的。

正益  2014.8.5 15:00:58    

(390-22)  显示次数:26105(25208+897)     查看正益的所有文章 给正益发送电子邮件 修改或删除这篇文章 回复这篇文章 转向顶部第 22 主题索引


转向网页顶端

微信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微信»发现»扫一扫,关注法华公众号(fahua-com)


雷霞18772849944妙得心

◇    程序占用服务器时间 USR + SYS 总计 0 秒    ◇   



转向网页顶端

妙法莲华 法华论坛 www.fahua.com  WiseForum1.0  Since1999.6